香港佛教联合会七十五周年会庆特备节目 #心深漫游“心”深漫游第十二集 - 佛教与科学
香港佛教联合会七十五周年会庆特备节目 #心深漫游“心”深漫游第十二集 - 佛教与科学
香港佛教联合会七十五周年会庆特备节目 #心深漫游“心”深漫游第十二集 - 佛教与科学
净荟主办2020“流动画廊·心灵驿站”暨“净土·缘”分享系列讲座。
7月1日 09:30-11:30 我对修行的体会 潘宗光教授主讲
潘宗光教授从为何选择净土法门、如何从科学角度理解净土法门,佛学上对净土法门的理解以及个人修习净土法门的感受与体会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与大家分享了身为一名科学家选择修学佛法的心理历程。
精进慈善基金:“精进慈善”,学会感恩
西方极乐净土与现代科学没有冲突
佛教 “三位一体”:是宗教,是教育,也是科学
一位大学校长的学佛心路 已储存所有变更。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套非常高的智慧 已储存所有变更。
潘宗光接受腾讯佛学专访全篇
净土法门的修持方法极简单,却非常殊胜。 可惜很多人却没有好好了解当中的奥妙,甚至以为是一些学识不高的老人家的迷信行为。 潘宗光教授修佛二十五载,尝试过禅宗、密宗(很短时间)、南传等修持方法, 最终选择了净土法门!借此讲座教授希望从多角度深入与大家分享修持净土的体会。
精选留言
Jennifer :快乐不在于你能拥有多少,而在于你能放下多少
作者:人生就是如此,智慧太重要啦
无衣:谢谢
第三辑 精选留言
畅
作为一个知名校长,说话有一种谦卑心,这就是学佛力量吧。
第二辑精选留言
GrAce
极乐净土就在心里泪目了….
第一辑精选留言
随缘
很多时候我们肉眼看到的人和事,只是“因”,“缘”,“果”,“报”中的一种存在的状态。而这四种状态可能需要几百年或者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一个完整的循环。…
【第六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和平之路之北传佛教和平观
主题演讲:潘宗光教授_科学家眼中的净土法门
我们每过一个节日,不单单是放假休息那么简单。最重要是我们肩负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重大的意义。
佛家讲的“因”与“果”,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理念?何为慈悲?慈悲中蕴含着怎样的大智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家中的“空”指的究竟是什么?转识成智、明辨是非,今天的我们如何在纷繁的世界中看清自己?
潘宗光教授是香港理工大学的荣休校长,更是著名的科学家,曾两度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他,提名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不说不知,原来他信佛已有二十多年,而且也是一位念佛人。
潘宗光教授是香港理工大学的荣休校长,更是著名的科学家,曾两度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他,提名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不说不知,原来他信佛已有二十多年,而且也是一位念佛人。
潘教授以佛、道两家思想为基础,深入浅出地分享如何发展个人的硬实力(为学)和软实力(做人),让智慧与修养得到平衡发展。
潘教授除了以科学及哲学的角度印证佛教的思想,亦让大家能体会佛法的人间化和生活化,是迈向生活的美满的明灯
“色即是空”是心经中蕴含极深意义的一句,讲座从多个层面深入浅出地阐释这句佛偈,让大家能实践于生活中。
潘教授将日常发生的事情和生死轮回的问题仔细分拆为十二个互相紧扣的环节。若能参透《十二因缘》的奥妙,便能有效实践《四圣谛》。
潘教授以其著作《心经与生活智慧》一书中抽取了部份重要讯息,让大家体会《心经》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