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温暖人间》佛教双周刊访问﹣大学校长眼中的佛教


01234

(下载:PDF_downlaod潘宗光-大学校长眼中的佛教.pdf )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潜心佛学十多年,著有《心经与生活智慧》、《佛教与人生》、《心经与现代管理》等书籍(包括繁体与简体字版)及《十二因缘》的VCD。近年潘校长担任中国全国政协委员,曾多次为国内的著名大学和工商界的行政总裁讲解佛教,特别是有关佛教义理的生活应用、科学观与现代管理。2005年12月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了五集对潘校长的专访名为“心经与现代管理”,对于佛教在国内的未来前景具深远义意。文:Stephanie  图:可人

潘校长最近接受《温暖人间》的访问,我们邀请了资深传媒工作者 Stephanie 采访潘校长。
( 以下 P 代表潘宗光校长,S 代表 Stephanie )

 

在国内的活动和抱负

S:2005 年 12 月 15 至 21 日一连五天,中国教育电视台在《职场》节目中隆重播出了五集你的专访,名为“心经与现代管理”,这是否展示了国家对佛教的重视和开放?可否请你谈一下你的抱负和你近年在国内推动佛教的工作和成果?

P:首先我要感谢中央领导让我的活动能够在国内顺利进行。国内活动除了上述电视专访外,我在香港出版的三本书《心经与生活智慧》,《佛教与人生》和《心经与现代管理》最近也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简体字版(其中首两本合订为一本出版),在新华书局及各大书局发售。近两年来我曾在多所大学演讲,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并获邀为多家工商业机构的行政总裁 (CEO) 和领导人讲解佛教的现代观及管理,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深圳科技园总裁 (CEO) 协会等。

国家近年经济起飞,同时吸收了西方的尖端科技和管理模式,物质生活可谓一日千里,反观时下青年人生活紧张,精神食粮却很匮乏,他们的口头禅不是“郁闷”就是“空虚”,他们的价值观极需要滋润,我想中国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优良传统文化,例如儒释道三家思想,正好化作及时雨,灌溉这些久旱的心灵。我们必须重建东方人的价值观念,发扬传统美德,如儒家的父慈子孝、伦常道德、道家的能进能退、不争而善胜、佛家的因果观、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以薰陶大众,洗涤心灵,这些都是我乐意尽绵力的地方。

 

价值观念,发扬传统美德,如儒家的父慈子孝、伦常道德、道家的能进能退、不争而善胜、佛家的因果观、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以薰陶大众,洗涤心灵,这些都是我乐意尽绵力的地方。

 

学佛心路历程

S:请问是什么因缘使你对佛学产生兴趣?

P:1992 年,我在一个偶然机会听到陈家宝医生说法,他给我介绍佛书和佛学初级班,后来,星云大师莅临香港,我也亲近了。

我学佛曾经有段时期兜兜转转,什么都想学。例如打坐,一会儿学数息法,一会儿学南传宣隆寺的方法,发现每家方法都不相同,我每样都想尝试,想看看自己喜欢什么。这样做,优点是什么都吸收,知道它的好坏;缺点是不专一,效果不显著。最后我悟到一门深入的重要,决定专注用功。例如,我发觉打坐还是简单一点好,不要掺杂,因此一直沿用现有方法,希望不断深化。做学问也同样道理,佛经太多,时间太少,与其分散精神博览群经,不如精研两三部。

 

读经推介

S:如果我们要精研几部经,你会推荐哪几部?

P:我较花时间钻研的经典有《心经》和《金刚经》,还有《维摩颉经》和《六祖坛经》,这四部经比较契心;其他有《杂阿含经》、《阿弥陀经》、《华严经》、《楞严经》、《法华经》,还有《释迦牟尼传》。

 

择师之道

S:你接触佛学后经过多年深思熟虑才皈依净慧法师。请问你怎样寻找自己皈依的老师?可否跟大家分享择师的窍门?

P:我在 1998 年与数位佛教友好到国内访问,获净慧法师接待,我对法师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直觉告诉我这位就是我的师父了!我的直觉较准,因为我已累积了一些人生经验和知识。

 

一般人择师可以注意几点:

第一、你是否经常可以亲近这位老师,聆听教益,不是一面之缘。

第二、这位老师的方法是否适合你。每位老师的方法不同,我们要视乎本身的禀赋、性格和取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此外有些人士,希望依仗佛力或他力修行,这些人可以选择密宗,找一位可以经常指引的上师或阿奢黎皈依,在他的加持下,灌顶、持咒和修法,也会很快取得进步。

第三、注意整个道场的大气候:例如道场的气氛、师兄的行为、做事的态度、信众的取向等。

第四、信任自己的第六感,相信自己的感觉。

 

灵活运用“空”的思想

S:请问你学佛多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P:这十多年来,我的性格改变了很多。早期我在各方面比较成功,有点自大,这是佛教所谓的贪、嗔、痴、我、我执。我是当了校长后才信佛的,我在 1991 年 1 月起当校长,1992 年才接触佛教,在当大学校长的15年期间,我常要作出很多决策,以前我总认为自己对别人错,接触佛教后,发现这样看事物不全面,因为佛教“空”、“无常”、“无我”的思想指出,凡事皆是相对不是绝对,没有绝对的对错,无论一个人多了不起,不等于一切都对;反过来说,别人也不一定错。我们不能光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明白这些后,我开始放下自我,聆听他人,纵使批评,也视作不同意见,尽量包容,这样看事情反而全面多了。当然,听取意见不等于优柔寡断。我们在制定政策时需广纳不同意见,归纳后才推出,这样大家较易接受。当政策落实后,便切实执行,这就是灵活运用“空”的思想,不是对立的思想。

 

以前我总认为自己对别人错,接触佛教后,发现这样看事物不全面,因为佛教“空”、“无常”、“无我”的思想指出,凡事皆是相对不是绝对,没有绝对的对错。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在管理学上的应用

S:可不可以说,你处事的方式改变了,以前偏向运用个人智慧带领他人,现在却使用慈悲心采纳他人意见?

P: 不可以这样说,两种方式同样重要,现在我两者并重。我想只有灵活运用两种方法,才能发挥团队精神。二者是一体两面,一面是领导,另一面是支援。佛教强调“色”和“空”二者不可分割,互相影响。有智慧的领导者,除了聆听,最重要就是深入事件,制定策略,带领大家完成任务。因为策略是由领导者不是员工制定的,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就不是领导人。

运用个人智慧带领他人,即从上而下的领导式管理,是“色不异空”的做法,即是“观色即空成大智”。在观“色不异空”时产生智慧,智慧就是自度,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经验、知识、学问等。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还要加上禅定的智慧;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智慧,就不能带领他人。

 

“观空即色成大悲”就是指“空不异色”,是代表慈悲,帮助他人,为他人设想。在机构来说“空不异色”就是从下而上的支援式管理,要运用悲心,帮助员工把工作做好。

 

反过来说“观空即色成大悲”就是指“空不异色”,是代表慈悲,帮助他人,为他人设想。在机构来说“空不异色”就是从下而上的支援式管理,要运用悲心,帮助员工把工作做好。我们必须明白,员工是人,有人的欲望,如金钱、自尊心、家庭负担、精神上和其他需要。一个好的领导者,不光提供饭碗,还要照顾员工感受,满足员工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给予尊重和信任,让员工觉得你以诚待人,并非高高在上。

我以前较重视修“色不异空”,那就是提升自己的智慧,比较自我;学佛后,我认识到要加入“空不异色”的部分。我觉得《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概念在管理学上是很重要的。

 

无缘大慈的布施

S: 你学佛除了把“我”放下和改变了管理的模式外,还有没有其他收获?

P:另一收获是,我改变了帮助别人的观念,以前助人下意识总觉得“我在帮你嘛!”老背着“我”在帮“你”的包袱。学佛后,发觉助人也是互动的,你帮人,人帮你。就是说人家接受你帮助的同时,也帮你完成你助人的心愿。我现在觉得助人是本分,应尽力而为!我们应把功德看淡,不要计较,不要说出来,只有用这种心态,才能真心帮助所有人,这就是“无缘大慈”,是观世音菩萨的精神。

此外,佛学很讲究“三轮体空”的观念,“三轮体空”是指“施者”,“受施者”,和“所施物”,三者皆空,皆不可得。要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很多人做不到,但是我们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以减少自我之心。

 

智慧与慈悲和“色即是空”和“空即是色”的意义

S: 一位大德提过一个判断修行的方法,大概是说:“不异时旧人,只异当时行履处”,就是说一个人修行后还是和以前一样,可是内心深处却改变了,每一个“起心动念”都从慈悲出发,舍弃了从前的自私自利。是这样的吗?

P: 这样说也是对的!最重要的是,学佛不只读经,还要结合生活,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态度,在待人处事接物上不断改进。

我的收获是,以前很注重个人名誉地位和自我提升,学佛后发觉慈悲心很重要,要有助人之心。不过助人须讲究智慧,不能愚蠢地当老好人。助人的动机固然是对的,但是你帮错人,就等于间接做坏事。我们必须事前审慎,看值不值得帮和如何帮。佛教讲究智慧与慈悲并重,二者不可分割,这就是“色即是空”和“空即是色”的意义。一个人有智慧没慈悲,会自大,会孤芳自赏;有慈悲没智慧,会好心做坏事。这就是我老兜圈子说“色即是空”和“空即是色”的原因。我对佛教最深刻的体会是在接触了“观色即空成大智,观空即色成大悲”两句偈后豁然贯通的,透过这种认识,我对《心经》的理解突飞猛进,进入了不同层次,我开始认识到智慧和慈悲为什么要互相配合,当然,这涉及“四圣谛”和“十二因缘”。

一个人没有智慧,遇上困难,往往被表面现象蒙蔽,怨天尤人,以此为实,停滞不前。“四圣谛”指出人生的苦谛是可以运用智慧积极解决的。这就是佛教的积极意义,如果不积极就不会这样理智地找出苦因,勇于面对。

我们应把“十二因缘”的道理应用在生活上,先把人做好。我希望在“十二因缘”中,找出人最脆弱的环节,那就是“触、受、爱、取、有⋯⋯”中的“触、受、爱”,要在这些关头解决人生问题。一个有智慧的人,能够在“触”生起时觉知,从而防止“受”的产生,中断了烦恼的过程。这正是《心经》的入手处,让我们运用智慧,掌握对“自我”和“我所”的认知。

“四圣谛”和“十二因缘”是佛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如果掌握了这两个重心,其他问题就纲举目张了。《心经》涵盖了“四圣谛”和“十二因缘”,把它很有层次的陈述出来。

 

《心经》启示的修行方法

S: 你写了两本和《心经》有关的书:《心经与生活智慧》和《心经与现代管理》。可否谈谈你研究《心经》的心得?

P: 《心经》谈“空”,这是佛教最重要的思想,到底要“空”些什么?它指出两个佛学的大原则:“人无我,法无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指的是“人无我”,而“诸法空相”指的是“法无我”。《心经》把“空”融入“六根”、“十二处”和“十八界”中,引申出“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然后再把“空”归纳到“无智亦无得”。

《心经》很有层次地把修行的历程说出来,修行的核心就是“无智亦无得”,我们如果运用“人无我、法无我”的原则修行,最终将悟到“无智亦无得”,如《金刚经》云,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过一字和“无有定法”就是这个意思。既没有修行者,也没有方法,更没有概念,什么也没有,哪儿也没到达,这样才抵达“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的境界,透过这个境界才能到达究竟涅槃,才能够成佛。因此《心经》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经》指出透过个人努力,可以摸索出自己的路来,由浅入深,放下执着,最终进入“无智亦无得”的境界,就会发现其实并无一个我在修行,无一种既定的佛法可修,无既定的成果可得,用这种“实无所得”的心态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换言之,无论怎样修,不要要求可以到达既定的目标,终点将会水到渠成,自然而蹴,如果你刻意要去,反而到不了,你不刻意,却到了。

我简单地介绍这些,就是说修行人,不要执着于“我正在修行”的概念,不要以为应当怎样怎样才叫修行。实际上修行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行住坐卧时修行,是做人的本分,是体证“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修行当然包括六波罗密,但真正的修行,并不执着所谓的修行、没有所谓的布施,彻底放下执着,没有个人的执着,没有坐禅的执着等。

 

《心经》指出透过个人努力,可以摸索出自己的路来,由浅入深,放下执着,最终进入“无智亦无得”的境界,就会发现其实并无一个我在修行,无一种既定的佛法可修,无既定的成果可得,用这种“实无所得”的心态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心经与现代管理学

S: 你把《心经》应用在理工大学的管理上,有什么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

P:挚诚沟通最重要,只有透过沟通,才能建立“团队精神”,否则很易产生误解和潜在危机。较理想的做法是事前处理,事前深入了解就不会小事化大,等到变成危机才处理便困难多了。

我很强调沟通和互相尊重。管理层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必须维持威信的同时,既不弱势又不霸道,做到收放自如,这有赖经验和智慧。我非常重视同事的感受和意见,如果收集得来的讯息出错,推出方案时遭到反对,我们要收回成命,重新检讨分析后再推出。如果反对声音是对的,便应从善如流。

例如在政府提出削减大学拨款的影响下,我们咨询了同事的意见,得到的信息是,大家认为尽量不要削减薪金,但是削减部分福利如假期等较为可以接受。因此我们从削减假期入手,到方案推出时,却遭到大力反对,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在征询意见时,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可以接受削减假期,为什么推出时并非如此?

后来发现问题出在推出的时机上,因为咨询期形势恶劣,政府尚未弄清政策,削款很厉害,人心惶惶,很多同事在两者衡量后,说与其减薪金不如减福利吧!可是等到方案推出时,政府拨款已是尘埃落定,削减幅度不如想像中严重,薪金问题已成定局,大家早已收拾心情,忘了初期的局面。这时推出方案,大家就吃不消!

因此,一个管理者必须审慎,事前要深思熟虑,要明白到凡事均要看“因缘”的配合,要详加考虑多种不同的因素,例如咨询时期的环境条件和推出时期的环境条件不同等因素,多咨询多收集资料,要在真正可行时才推出。否则强行推出,可能产生反效果。至于这样做算不算做错事呢?我看未必,这只不过是时机问题,因为环境和条件改变了,推出后要收回,不要看成是威信问题,我们不必坚持己见,要善用这种思维,彼此包容,从善如流,一个管理者必须懂得“反省”,“反省”很重要。从佛教角度来看“因”与“缘”要配合成熟,才能成就一件事,“缘”就是众多环境条件等因素的配合。

另一个例子是,数年前我提出了全校给校长评分的建议。一般情况下校长都是由校董会评估的,这代表了来自管理层的评估。由于学佛的关系,我很注重互动,很希望从另一层次看问题,例如从同事和学生的角度看。虽然这样做带有风险,最终还是以“不记名”的方式完成了,参与评分的150人包括了校董会成员、各系系主任、各系教职员代表、教职员协会干事和学生会干事。回应率超过 70%,总评分为 81 分。获得高分固然给我很大的鼓舞,不过佛教主要精神是去除我执,世间的成败得失如梦幻泡影,因此我愿意正视现实,面对评分。当时如果评分偏低,就不应恋栈,是退休的好时机。

 

佛学与社会问题

S: 近年香港教育政策为人诟病,学生自杀成为常见社会新闻,佛教有什么良方妙药?

P:人生问题很复杂,领袖者在制定政策时应从宏观角度出发,以整体利益为依归。当然有时挂一漏万,照顾不到部分人利益,如果出现社会冲突,不要光从负面看问题。

香港近年的问题应从整体文化说起,时下流行报忧不报喜,香港传媒要关注这个现象。我并非说要报喜不报忧,而是说负面宣传多,正面报道少,过分渲染部分负面消息,对青年人影响不良,例如社会流行烧炭,市民经常会吸收这样的信息和图片。

反过来,如果多点正面报道,多点表扬成就和贡献,就可以鼓励青年人积极面对未来,给社会带来希望。教育问题固然很多,可是大家要客观点。

 

佛学与科学

S: 你是一位科学家,你认为佛学的理论有科学根据吗?

P: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世界上有一种宗教能够解答科学上提出的疑问,这个宗教一定是佛教。”

“缘起性空”的理论,不是佛陀发明的,佛陀只不过证悟了宇宙间的自然法则,佛陀是一位“觉者”,是觉悟了的“人”不是“神”,他既不主宰万物,也不创造万物,他是引领众生开悟的导师。

佛教“缘起性空”的理论认为事物的存在皆是因缘和合,本身并没有独立和恒常不变的本质,这个理论是和科学吻合的。因此,佛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观念是与现代科学十分吻合的。

S: 我们怎用科学的方法解释佛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观念?

P: 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世界两方面探讨。我们日常的思维模式,仅局限于传统物理学中的牛顿定律,我们以为凡是可以触摸的物体,皆能准确地测量出长度、高度、重量和速度等等。事实上所有物质皆是由分子所组成的,分子则是由更细小的原子、粒子等组成。对于微观世界里的现象,牛顿定律就不适用了。我们必须采用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 才能解释。量子力学最基本的原理是“测不准定理”(Principle of Uncertainty) 和“物质二重性”(Dualism of Matters)。“测不准定理”指出,微小粒子所存在的真正位置、方向、大小等是无法测量的,它是以或然率 (Probability) 的方式存在,是变幻和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的。“物质二重性”亦指出微小粒子不一定是占有空间的粒点 (particle),也可以是不占有空间的能量,以波 (wave) 的形式存在。因此在微观的世界里,事物的存在的本质是“无常”和“无我”的。

让我们再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在无限大的空间里,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它的本质同样也是“无常”和“无我”的。比方说太空船漫游太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当太空船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宇宙的空间将会相对缩小。这就是说,我们所认识的宇宙,会因飞行速度的改变而改变,以至于整个宇宙的空间也会因为物质的运动而改变。

又例如地球自转,它每转一次就是一日,假设有一个比地球转得慢的星球,它每转一次就是地球转十次的时间,那么它的一日就等于地球上的十日,另一个星球围绕太阳转一次时地球已转了几次,它的一年就等于地球上的几年,因此“山中方一日,世上几千年”的说法不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只不过这座山是在遥远的某些星球上。又例如,一个在地球上五十公斤的人,到了月球后,因为没有地心吸力,改变成月心吸力,体重会变轻为地球上原来的六分之一,如果这个人在太空船上飞行,因为地心吸力和月心吸力都没有了,体重便会消失。

上述的例子说明,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的角度看问题,世上的事物的本质都是“无常”和“无我”的,那么处于这两个极端“中间”所存在的事物就不可能是恒常不变的。这说明了凡事是相对的非绝对的,是变幻无常的。

S: 我们怎用科学解释佛教“空”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观念?

P: “空”的理念是非常科学的。佛家讲“空”,并非指什么都没有,而是相对性的。“空”的概念就有点像数字里的“零”,“零”在表面看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但它的内涵却包罗万象,变化多端,是相对性的,说有似无,说无实有。例如:在一百的后面加上“0”,它马上增大,变为一千;你把一个数目乘以零,这个数目将会消失,如果以零除一个数目,则又会变为无限大。“0”对数目本身并不干预,它保持中立,任何数目加零或减零,都不会改变其本身的数值。“空”就像“零”一样,富于包容性,可变性。如果我们能真正悟“空”,就不会再执着 ,我们的思想境界将会变得广阔无涯。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观念,我们可以回到量子力学,我们把占有空间的物质称为“色”,当我们把物质的成分不断分析,从分子分析到更细微的微子、粒子等,到了这个时候,微观世界里的细微存在可以不占有空间,它是以一种波动的能量的形式存在。量子力学的其中一条理论指出,物质可以用质点与能量的两种不同形式共同存在,称为“物质二重性”(Dualism of Matters)。我们可以把不占有空间的存在理解为“空”,占有空间的存在理解为“色”,但是这两种“色”和“空”的存在是不断互为转变及可以共存的,以至到了某一个层次难以分辨,例如X光(爱克斯光)正因为它以不占有空间(空)的形式存在,才可以穿透有形物质,事实上它并不是不存在的。此外,爱因斯坦认为物质的质量与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变的(E=MC 2),世界上有很多事物和现象,例如核能发电,就是由能量和质量的互变而产生出来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概念。因此,世界是变幻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的,一切事物的本质就是“空”、“无常”、“无我”。

我们可以看到,物理学上宏观世界的:(1) 相对论 (2) 万有引力

(3) (E=MC 2),与微观世界量子力学的:(1) 物质二重性 (2) 测不准定理 (3) (E=MC 2),正好印证了佛教的:(1) 无常性 (2) 无独立性 (3) 包容性。这样说来,佛学的精神正好就是科学的精神。

 

佛教的目的

S: 你能否简单说一下佛教的目的是什么?

P: 佛教的目的在于透过不同途径安自己的心。人最大的问题是心猿意马,心不断为外境牵扯,乃至于贪、嗔、痴,以外境为实。佛教指出: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世间一切福祸得失,皆是无常无我,一个人想获得真正的永恒安乐自在,必须管理好自己的心。

管理好自己的心,才能管理别人,我所指的管理是帮助他人完成责任,带领团队向前。带领团队同样需要别人帮助,别人为什么要甘心帮助你呢?我们先要安别人的心!安别人的心,我们先要安自己的心,因此先安自己的心,才能安别人的心。

佛教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安自己的心,使我们保持心境安静,任何惊涛骇浪,心也能定下来。心定后,任何决定也比较明智,不为外缘干扰,我们要在行住坐卧里中保持心境安定。

《心经》的核心思想是“无智亦无得”。我们要认识“无”和“人无我,法无我”的道理,才能最终达到“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的境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安心。佛法帮助我们,鼓励我们,指引我们怎样修心,怎样安心。一个人如果心不安,无论多了不起,也不管用。一个人的安心关系整个社会的安定,如果社会充斥痛苦仇恨,你就不能真正的安心,因此我们需要发慈悲心,也帮助他人安他的心。

 

一个人如果心不安,无论多了不起,也不管用。

一个人的安心关系整个社会的安定,如果社会充斥痛苦仇恨,你就不能真正的安心,因此我们需要发慈悲心,安心讲究自度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