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發生,我們要好好掌握現在這個時刻 |《生命·覺者》潘宗光第三輯


原創:生命·覺者 自在睡覺 2018.5.26

20180604-p001


Q1
梁同學 :

潘老師您作為一個科學家,您認為最近這些年來,科學在哪些方面是最能夠印證佛法的?就是您每每作為一個科學家在讀佛經的時候,心生感動的點?

潘宗光老師 :

其實有很多不同的階段。

首先是二十世紀初期的時候,愛因斯坦相對論,量子力學的提出已經打破傳統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看得到的、觸摸得到的,都是實實在在的這個概念。

接著上世紀80年代左右,弦論等概念更讓我們對一切物質的想法,完全改觀了過來。其實一切是不實在的,因緣經常改變。

最近很多科學家認為人的意識形態可以跟周邊很多事情產生密切關系,沒有所謂客觀的宇宙,沒有客觀的世界。我們的思想可以影響我們周邊、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

全世界研究干細胞最權威的人士叫羅伯特·蘭札,是一個美國人。他提出一個理論叫“生物中心主義”,他認為假如沒有生命,就沒有這個世界存在。世界跟生命不能分開,強大的意念可以影響甚至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出來。

所以我覺得科學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我們的意識形態跟宇宙、周邊環境、現實世界是不能分開的,我覺得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突破。

這跟宗教,尤其是佛教,講求修心是很接近的。佛陀說:“一切唯心造”,我們的意念是可以影響周邊的事情的。

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心是不屬於自己的。譬如你的眼睛看到好看的東西,會感覺非常開心;耳朵聽到好聽的聲音會開心;人家罵你兩句,就會不開心。所以你開心還是不開心,是受到外面環境的影響,所以我們是“心隨境轉”。

修心就是希望我們將向外攀緣的心慢慢收回來,靜駐,不要被外面干擾,達到“心不被境轉”的境界。假若修行更有效,凝聚力更強,我的意念更強大,就可以改變外面的世界,變成“境隨心轉”。

所以一開始我們是“心隨境轉”,通過修行達到“心不被境轉”,然後達到“境隨心轉”,最後達到“一切唯心造”。這四個階段的發展,就是佛家的修為。

梁同學 :

太棒了。我突然明白了小時候我們聽說的一個詞——“人定勝天”。當時很多人批判這個詞語,說人怎麼能夠勝天呢。其實這個“人定勝天”不是說人一定會勝天,而是說當你心定下來,你的意志堅定,你的心力足夠強的時候,也許會產生“現實扭曲力場”,然後就能夠勝過外界環境的影響。是這個意思嗎?

潘宗光老師 :

對,就是這樣的。譬如說一個人的意念非常強大,很慈悲,他散發出來的是正能量,連他周邊的人也能感受到那種慈悲的心態,每個人慢慢地就會變得更慈悲。

我們現在都在講“中國夢”,我認為“中國夢”有三個層次:

第一:假如我們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優點,改善自己的心態,內心會非常安樂自在,達到一種安詳自在的境界;

第二個層次:假如我們每個人都朝那個方向發展,每個人都修身養性,那麼整個社會會是和諧的。

第三:將來中國傳統文化弘揚到海外,影響其他國家,整個世界就和諧了。所以用中國傳統文化的優點,改善每個人的心態,達到一個安寧、自在、和諧、包容的心態,整個社會就會非常非常好。

梁同學 :

我很想請教潘老師,您覺得一個人的人生方向應該是什麼?

潘宗光老師 :

佛教經常講,我們生活在世間,不能離開世間。我常常鼓勵學生要考慮幾個問題:第一,做任何事情,追求名和利也好,不能犯法,不能違背法律;第二,不能做任何損人利己的事情。利己沒有問題,但不能損人;第三點,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感到自在,保持內心一種正能量,價值觀不能偏移。

就像《莊子》說的“外化而內不化”——在外我們要經常改變自己,融合社會的變化,但內心的堅持不能改變。

梁同學 :

您剛才說的“外化而內不化”,讓我想起孔子說過的一個詞:“忠恕”——於己者忠,於人者恕。就是說忠於自己內在的信念和價值體系,但是對於別人外在的各種機緣以及不如意,抱持著一種寬恕的心。我的理解大概是這樣,當然它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Q2
梁同學 :

我其實很好奇一點,就是您這麼多年來,從一個科學家轉變成為一個能夠從科學的角度看待佛法和佛學的居士,在這個過程當中,你自己生理和心理最大的收獲和變化是什麼?你可不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你的真實體悟?

潘宗光老師 :

其實我覺得對我很大的影響,就是“不執著”這個體會。我過去相對來講,在每個方向也比較成功。作為大學校長,一般學校很多主要的政策由校領導決定,然後提出來執行。信佛以後,我發現很巨大的問題,就是我們這些領導很執著自己主觀的看法,我們認為這個方案就是最好的。

但我發現這個所謂的“最好”,不一定是最好的。因為老師怎麼看這個方案;學生怎麼看這個方案;社會怎麼看這個方案,可能不一樣。

再後來,假如一個方案我們首先定下來了,第一步就是把這個方案交給學生代表,交給老師代表,希望他們從自己的角度來看看這個方案有什麼問題,讓他們提出自己的看法。

很多時候他們的看法跟我們想法可能會衝突,但我覺得不是問題,對事不對人,具有這個胸懷接受他們的方案,最後綜合起來變成一個最好的方案。

當這個方案推出來以後,老師學生會覺得比較開心,因為我們校裡尊重他們的意見,這個被尊重的感受很重要。第二點因為這個方案綜合了他們的不同意見,老師學生都願意認同這個方案,效果也比較好。這是我信佛以後,不執著自己主觀概念的一個效果。這個方案在香港理工大學推行得也蠻成功的。

梁同學 :

我有一天在家裡看《尚書》,看到了堯舜禹的一些交流,裡面就提到哪怕你是最高領導,但是當這個方案大家都還有強烈反對意見的時候,你也不應該急於推動,而是要尚同——崇尚大家步調一致,因為還有機緣、和合的問題。

潘宗光老師 :

佛教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你不知道將來怎麼樣,現在安排是對還是不對,所以你只要盡現在這一刻,根據自己一切的研究體會,覺得這是目前最好的方案,去做就好了。

Q3
梁同學 :

但是有些時候很多年輕人他會這樣問,我很努力,我也不損人利己,但是我跑不贏通脹;我掙的錢一輩子都買不房;我連老婆也娶不起;看樣子也沒有實現夢想的機會了……在這樣一個大的社會背景下,很多年輕人都會因此產生絕望,我們怎麼安撫自己呢?

潘宗光老師 :

我只能說我明白,也同情這個情況。但是有沒有理想的解決方法,我不知道。我們很多時候談大宇宙跟小宇宙的互相關系,大宇宙是當下的整個社會情況,我們不能改變,我們自己本身是小宇宙,這是可以改變的。

每個人都期望追求更高的成就,只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做,就算最後追求不到,也問心無愧。我相信每個人肯定會生活下去的,就看你追求什麼樣的生活。只要你能心安理得地追求現在的生活,不跟人家比就好。

修佛會讓我們對物質的追求降得比較低一點,沒有那麼大的貪戀、也沒有那麼大的排斥他人的心態。能夠對佛法多一些了解,根據佛法的修為,安心、修心,達到一個安樂自在的境界。我們心裡的安樂自在會比物質享受,來得更高一點。

梁同學 :

我曾經看過一本講50個人的臨終遺言的書,它裡面就提到一個話題,它說很多人都在快死之前,對於自己本該很努力就可以獲得的東西,後來因為自己不夠努力,不夠認真,不夠精進,然後沒有做到覺得很後悔。其實有些時候我感覺我自己是每天掙扎在這兩者之間的,一會兒一個聲音告訴我“安樂自在就好了”;一會兒另外一個聲音告訴我說,“你要努力,否則的話你將來會後悔”。那麼我應該如何知道,我是應該走偏左一點,還是應該偏右一點?

潘宗光老師 :

我覺得兩個完全沒有衝突的,只要我們盡力而為,明白一切事情都是很多錯綜復雜的因素影響的就可以了。有些因素我們不能控制,有些可以控制,只要做好自己能控制的一切因素就好,不能控制的,煩惱也沒有用。

所以佛教說,活在當下,盡量做好眼前一切的事情,盡努力做好為止,就不管效果了。

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發生,我們要好好掌握現在這個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