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釋迦牟尼佛


(圖片來源:Maseedis Kay)

(圖片來源:Maseedis Kay)

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迦毗羅衞國出生的悉達多太子,在父親淨飯王的護蔭下於封閉的皇宮中享盡榮華富貴,看不到任何人間疾苦。但在一次出城遊玩的途中,他無意中看到民間生活的真相,發覺世人無法避免要面對生、老、病、死的苦惱和困擾。於是他毅然放下一切,出家尋求解脫之道。他先後追隨兩位師父修苦行六年,修習禪定,可惜仍無法徹底破除煩惱,獲得真正的開悟。在反覆思量後,他放棄苦行,來到菩提伽耶的尼連禪河畔,端坐在菩提樹下發大誓願:「若不能達正覺涅槃了脫生死,誓不起此座!」

終於,在一個月色清明的晚上,悉達多明白到執於苦或樂的修行都不能成道﹔要捨棄苦樂兩邊,才能體悟 「中道」 實相。他最終證覺宇宙的本體及其因緣法則(緣起法)的最高智慧,成為真正徹底的覺悟者──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梵語:Śākyamuni),即是釋迦族的聖者。他是緣起法的發現者,而不是發明者,故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意思是:有沒有佛陀出現世界,緣起法都是恆常存在的自然規律,不拘於時間(住)和空間(界)。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並非創造和主宰一切的全能神,而是天界和人界中最具智慧和慈悲的大導師(天人師)。佛陀覺悟成道後,成立出家僧團,並以戒律維繫僧團。他在位於摩揭陀一帶的各國講經說法長達四十多年;八十歲時,在拘屍那的娑羅雙樹下圓寂。此後,為了整合並記錄下佛陀在世時的教導,大弟子大迦葉尊者在王舍城主持了第一次經典結集,有五百位長老(已證阿羅漢果位者﹝註一﹞)出席,共推舉阿難尊者﹝註二﹞誦出經藏,再推舉優波離誦出律藏讓眾長老確認。經藏是對佛陀言傳身教的彙編,就如我們熟知的《論語》—— 孔子述而不著,由後人輯錄他和弟子的言行;而律藏是佛陀為了規範僧團紀律和行為而制定的戒律準則。經、律被定型下來後,便經歷數百年的流變和纂輯。開始時,經和律由僧團集體口頭傳頌,後來編撰成佛經,通過古今不同語文翻譯,輾轉相傳到現在。經文中常以「如是我聞」起首,意思就是:阿難如實從佛陀聽來的。

既然我們已經談到經和律,就不得不提到論。論是後人對經和律的進一步解釋和闡述。在漢土,一般認為菩薩的解釋才稱之為論,例如天親菩薩的《往生論》。經、律、論均為佛教典籍,合稱三藏,而精通經、律、論的高僧被稱為三藏法師。我們熟知的玄奘法師,俗家姓陳,他是唐代高僧,精通三藏,所以一般尊稱他為 「唐三藏」。

此外,值得提出的是當時印度社會分為四種階級,各階級間的交流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不同階級的人不能互相觸碰。佛陀卻認為在宗教上所有階層都是平等的,一切眾生都有解脫的機會,所以他不分階級收納各有緣人為弟子。他也特別為養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及女出家眾設立了女性僧團(比丘尼)﹝註三﹞

悉達多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成道,八十歲圓寂。釋迦牟尼佛終其一生以道德和智慧普惠天人宇宙,教導眾生離苦得樂及了脫生死的各種修行方法。他為佛教設立了三寶(佛、法、僧),佛教徒應以三寶為依止,故皈依文說:「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佛陀出現於世間的另一弘願,是為了宣揚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及阿彌陀佛無人不救、無人不度的大悲願力 —— 接引眾生往生淨土,一個理想的修行環境。如果沒有佛陀在世時的大力推薦,我們不會知道有阿彌陀佛及極樂淨土。

﹝註一﹞參考8.4超脫輪迴

﹝註二﹞阿難尊者是佛陀生前的近侍,多聞第一。

﹝註三﹞比丘尼代表女性出家人。

佛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