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宗光|睡前的安乐自在应该是人去追求的一个大方向


导读:潘宗光是一名罕见高调地自认是佛教徒的科学家及大学校长,曾在1985及1991年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化学奖的候选人,他投身于教育领域40载并任教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十八年。已经学佛二十多年的潘宗光,与佛学的渊源在小的时候就已经萌芽,祖母和母亲都是佛教徒,他有今日的成就也与佛教颇有渊源。从小家境贫寒,父亲远赴外地打工,母亲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十分艰辛。当时小孩大都小小年纪就辍学去当学徒糊口,潘宗光作为家中小儿子,母亲在他升初中时左右为难去算了一卦,卦上大致说是“状元命”,一定要读书才有大好前途。信佛的母亲下定决心,发动亲戚支援让潘宗光把书读了下去,而且把他寄养在姑姑家度过了9年的少年时光。姑姑家有个最小的表弟就是张国荣,他们小时候生活在一起感情十分要好。他俩也彼此默契不以各自的“江湖地位”沾光一直守口如瓶,到潘校长退休才透露,但以前理工大学一直有人流传,张国荣到红馆举行演唱会,就会去附近的理大教员宿舍搓麻将。得到姑姑一家的照顾令潘宗光十分感激,拼命学习,拿着优厚的奖学金一路读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博士以及加州理工的博士后。今天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如今已经七十九岁的潘宗光心中的科学与佛教。

潘宗光

潘宗光

香港理工大学前校长;
西安交通大学南洋书院院长;
香港佛教文化产业荣誉主席;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院士;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验师;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程度资深研究院院士;
曾在1985年和1991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
提名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01 科学也是一个因果的探索

20190906-pp-002

潘宗光自从高调信佛后被问到最高频的问题应该就是:““你既是科学家、又是大学校长,为什么要信佛?”这样尖锐的质疑实际上是带着对佛教的偏见,认为是迷信、消极、不科学的,与科学家的身份感觉背道而驰。

潘宗光在《生命·觉者》纪录片中与梁冬探讨了什么是科学?他说“科学也是一个因果的探索,譬如要研究一个课题,一定要先有个概念,那个“因”要找出一切的环境条件配合完整才能有一个结果出来的,你需要慢慢调整条件,所以科学是探索,希望能够控制一切影响的环境条件,它才会有个结果出来,所以整个科学的历程也是因果的探索。”

这个和佛教的“缘起”相类似,有些条件能控制,有些不能,去控制那些你能改变的因素,必然“因缘和合”产生结果,结果会产生新的因,自然循环,不断变化、影响,构成大千世界。

02 科学的宇宙观

20190906-pp-003

物理学在二十世纪初期起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主要因为两大理论的出现:

相对论:人一向觉得时间是绝对的,时间的流逝也是平均而无偏差的,然而时间是绝对的观念并不准确。例如晚上的星星,我们感受到星星在我们上方,其实它发出的光可能要经过十亿年的时间才能照射到地球,等于说我们看到的星星其实是十亿年前他在某个位置发出的光芒,那颗星星现在在哪里,我们并不知道,可能已经消失或者转移。

量子力学:有两个基本原理,测不准定理和物质二重性,这些理论对于一般人来说难以理解,但是却让我们了解到人类意识的重要性,意识和事实不可随意切割开来。

“弦论”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是新兴物理理论,虽还在发展阶段但被霍金等人寄予厚望,弦论认为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粒子,都不是实在的质点,而是由非常小的的细丝像“弦”一样震动所发放的特定频率。一切都不是实质存在,而只是能量形态的显现:一场狂风暴雨、一棵树、一个我。

“干细胞”最权威的人罗伯特·兰札提出“生物中心主义”,他认为假如没有生命就没有这个世界存在,强大意念可以影响甚至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相对论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量子力学则打破了心灵和物质对立的二元论,而弦论更彻底打破了物质是实体的,干细胞又塑造了更新的观点即人的意识可以影响周围的世界。

03 印证“一切唯心造”

20190906-pp-004

这一切科学界颠覆性的理论其实很多佛教在几千年前都已经说过了,科学只是在一步步印证,每一次突破都看似颠覆,其实早就在那里,只是等待人类的认知发展一点点的靠近。

潘宗光在《生命·觉者》说,佛教讲求修心“一切唯心造”,人的意念是影响周边的事情的,譬如我们平时看到好看的东西开心,被别人骂两句又不开心,所以你的心情是受外面环境干扰的,是“心随境转”,但“修心”是希望我们将向外攀缘的心慢慢收回,不要受外面太多干扰,达到“心不被境转”,假如修心更有效,凝聚力更强,意念更强大,意念可以改变外面的世界,变成“境随心转”,最后再达到“一切唯心造”,这是四个阶段的发展,就是佛家的修为。

所以心定下来,心力足够强,能够转变外部的磁场,改变现实中的外部环境,“一切唯心造”。人类的发展可能真的不是线性的,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就说过:“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现代科学虽然离山顶还有很多距离,但也在慢慢的靠近那个方向。

04 “四圣谛”解决问题的四步骤

20190906-pp-005

宇宙发展至今,再并合佛教的义理,不禁感叹佛陀的大智慧,佛教的特别之处在于佛陀不是神,而是一个经长期修心而觉悟的普通人,帮助我们改善自己,提升我们的智慧,我们要消除苦恼,不是靠神,而是靠自己。我们以不停的修心来增加智慧、慈悲心,安住自己的心才是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法。

人都是在矛盾上成长的,佛陀成佛后第一次说法,就是和五位弟子提到“四圣谛”,主要概念潘宗光认为就是帮助我们正面处理问题的四个步骤:

1、苦:勇敢面对即接受问题,并有勇气面对
2、集:最重要是找出因缘条件原因,找到根源,认识这个问题
3、灭:明白原因,处理怎么解脱烦恼
4、道:就是方法,找出最理想的方法来超越这个问题

面对事情不逃避,积极的应对解决,找出根源,找出应对的方法并超越它,提高智慧。因为烦恼到来的时候,很多智商过人的人可能会失掉智慧,找不出问题发生的根源,只看到表面问题,往往治标不治本,自然就解决不了问题,所以佛教就是教导我们提升智慧。

那要如何提升自己的智慧呢?其实每个人的文化背景、学识、经验、成长背景、习性都各不相同,所以没有固定的方法,故佛教有很多方法,很多经文,无分高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05 到底什么是佛教的“空”

20190906-pp-006

就“空”这一个字,佛陀便花了四十九年时间,以不同的方法,经教、故事、比喻等循循善诱。因各人不同的背景和程度,教导不同的修心方法。

宇宙本体本来无法用语言文字来阐释,于是便采用了“空”一个字来表达。那“空”又是什么?它不是无或没有的意思,而是指不可见、非常神秘、不可以通过言语概念来理解必须透过世间万物来体现的。

空是”无常“及”无我“,更是绝对的包容,平等、慈悲。太阳给予所有人温暖,大地承载我们,不偏不倚,无分别的照顾一切众生,“无常”是指时间上的变化,世事无常,没人知道明天会怎样,人生的不可预测性。“无我”是指空间上的,无我不是没有我的存在,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我”的存在,“我”是经常受外界干扰不停在变的。

这也很科学,身体里的细胞新陈代谢实现不停的改变,每分每秒都是改变的,假如没有改变,就没有生老病死,所以佛说“无我”“无常”是不违背科学的。

当一个人明白一切事物的本质是“无我”“无常”,一切喜怒哀乐只是心中对某人、某事在某一刻突然执著所产生的反应,假如能尝试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就不容易片面,就不会执著己见,才能发现核心的问题,以智慧消除烦恼。

行为和内在的修心养性皆可以用“空”作为指南,无分别心、包容心及慈悲心善待一切,透过修心养性体征“空”性,这样便能提升本身的智慧和慈悲心。但这并不容易。

06 活在当下 安乐自在

20190906-pp-007

明白世间一切都是“无常”、“无我”的,就能明白即使一个人怎样努力,只能控制自己能控制的部分,事情结果总会受到不能控制的因素影响,因此无需执著于结果,只需尽力的做好当下。对过往不要后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步步的去改善自己。

当初潘宗光开始学习佛教,就是因为心里的安乐自在是很难用科学去单独解释,但又是他想要达到的心愿。所以潘宗光觉得佛教本身既是科学,明白整个宇宙的规律,也是宗教,教导我们做人和修行。从修身养性、回归自然直到身心的安乐自在,这个是最重要的,潘宗光认为一个人最应该最求的方向之一就是睡前的安乐自在。

潘宗光在《生命·觉者》最后强调金刚经的四句话:“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是不要执著这一切,不要被外面的一切的变幻莫测所干扰,外面的一些都是如梦幻泡影一样,经常在改变的,不要被变幻中的表面现像干扰,当你执著于这个现像,其实这个现像已经过去了,不要执著于不快乐的那一刻。

20190906-pp-008

卓别林曾经说自己讲笑话,第一遍的时候大家哈哈大笑,但重新讲就五六个人笑,讲第三次讲就没有人笑了,他就说,我讲笑话第一次那么多人开心,之后就没什么人开心了,那人为什么对一些烦恼却要永远烦恼下去呢?永远不放过自己,开心的事情却第二三次就没有了呢,细细想来很有深意。

人的烦恼就在于此,也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要反之来操作,对于烦恼的事情就很快放下,开心的事情要经常拿出来乐呵,而且更重要的是欣赏拥有的,放下那个执著追求、那个你没有拥有的。所以快乐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在于你能放下多少才是快乐的根源,不放下就永远没有快乐。

结 语

在《生命·觉者》系列纪录片播出后,“此念”第二次邀请到了潘宗光教授,探讨了从教40年以来潘教授在教育话题中的观点,采访视频正在制作中,会在接下来的《生命·成长》系列纪录片中陆续呈现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