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念手记|潘宗光:给孩子空间犯错,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此念:

当斯坦福和麻省理工都在2019年对中国学生“Say no”的时候,作为全世界最勤奋最刻苦最缺觉的中国学生,是否曾经有一刻怀疑过努力的价值?真正的人才,只能由考入名校来认定吗?所谓教育,所谓学校,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此念”不久前再次采访了前香港理工大学校长,两次诺贝尔奖提名者,潘宗光教授。这位年轻时的学霸,博士海归,名校校长,以亲身经历,与“此念”创始人毛思翩深入聊起了他对教育和人才的看法:

教育应该培养有品德有学问的年轻人,进入名校并不是终点,真正的人才,都是那些有同理心和团队精神的人。

20190624-p001
潘宗光

  • 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教授及荣休校长;
  • 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南洋书院院长;
  • 香港佛教文化产业荣誉主席;
  • 英国伦敦大学博士;
  • 加州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及
    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 曾在1985年和1991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
    提名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
  • 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 两届香港立法局议员;
  • 获颁香港太平绅士、金紫荆星章及杰出领袖(教育)奖;
  • 虔诚佛教徒。

1964年,24岁的潘宗光只身一人去英国留学。因为儿时家境贫寒,拼命学习,用奖学金和节俭的习惯维持着海外的读书生活。

他到美国进修博士后,很多人邀请他留在美国,但他说,“我留在美国得到的只是一份好的工作,好的生活,精神上不能满足,假如回到香港,教导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成长,对国家做贡献,我的心里会更快乐,可能回到香港的工资、研究资源及机会不能跟美国比,但起码我觉得更安稳自在。”

潘宗光回到香港,曾经在1985年和1991年两度提名诺贝尔化学奖,担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18年,领导香港理工大学在多项领域及科学研究处于世界前列。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毛思翩:

您的青年时期在英国和美国接受了很多年的教育,相信您对中西方的思维方式都是非常了解的,后来为什么对中国传统文化如此感兴趣?

潘宗光:

我要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了解,才知道怎么样扮演什么角色。

在2004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中,我和另两位委员一起提案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节日订立为法定假期,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事。恢复中国传统节日就是让国人可以从节日文化开始,在享受家庭团聚之余寻根中国文化之源。

其实每一个节日都传递了独特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当我们在清明节祭拜故去的亲人,是慎终追远,是对祖先的怀念与感恩;当我们在端午节纪念诗人屈原时,是对文化的尊重和提升爱国情怀;当我们在中秋节全家人团聚共享天伦时,是对团结与和谐的向往。

潘宗光接受央视新闻报道

潘宗光接受央视新闻报道

那些曾在我们血脉中流淌的文化,逐渐被激活,新的一代也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中,找到了作为中国人独一无二的感受。

当我忽然有机会接触并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根,就深深根植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

20190624-p005
毛思翩:

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和大学校长,您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在您眼中,什么样的人算是人才呢?

潘宗光:

我认为教育是一个有连贯性的整体,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有学问没品德不是人才,但有品德没能力,也不是人才。现在教育的问题在于,如何来培养一个两方面均衡发展的,完整的人。

香港理工大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全港最负盛名的应用型大学,我做了18年校长,见到了太多聪明而且勤奋的年轻人。

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图片来源香港理工大学官网)

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图片来源香港理工大学官网)

我举个例子,你可能听过《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很多人不知道,在这句的前面,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什么意思呢?要有好的身体,有学问,才可以处理外面的事情,所以强调用学问来创造我的天下,我的世界,这是硬实力的范围。

但前面的四句其实非常重要,“格物致知”,就是我们要通过外在的知识学问,明白一切事情的根源,对整体宇宙的体会;在这个前提下,“诚意正心”,要有一颗真诚的心来体会、对待他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硬实力跟软实力的平衡发展,而西方比较强调硬实力——只要我有军事实力,有经济能力,你就要听我的话了。中国文化强调我好你亦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品德和学问同等重要,要有同理心、慈悲心、关怀心。所以我们非常强调,大学生在吸收学问之外,更重要的是怎么平衡他的心态。

回到对“人才”的定义,人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然而仅仅成绩好,会考试,只能证明你是既有规则的适应者,而非创造者或领导者。

能否成才,不是学校里的表现决定的,而是真正进入社会之后,你的能力能否被认可,你的综合能力能否号召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个目标,甚至实现一个梦想。

毛思翩:

那您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领导者呢?

潘宗光: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一个人要厚道,也就是《易经》所说的,“君子以厚德载物”,厚道的人更容易跟人交往,不自大,尊重他人的意见。

我做校长的时候,跟很多雇主聊天,我问他们,你希望招聘什么样的人才?他们说,“我不重视名校,不重视高材生,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是否能够很快融入一个企业的团队精神。”

一个人,无论成绩多好,多厉害,永远有比他更厉害的。越厉害的人越自我,看不起其他同事,这样对公司发展没好处。

“厚道”很重要,他能够轻松地融入这个团队,他做事才不会太自我。

今天的父母和学校教育,对硬实力过分看重,对孩子的学业过分关注,很多孩子没有时间休息,甚至没有选择权和主动性,一切都是由父母主宰决定的。

可以想像,当将来有一天,当孩子步入社会,很难有主动性,也不大容易对周边环境有警觉性,不能迅速了解和建立周边的很多关系。

或许在今天,父母可以帮孩子提升起跑线,甚至进入名校,将来能够找到个好工作,但长远来讲,很难成为真正的领导者。

“重点是,一个人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对周边环境有一种敏感,有主动性,用同理心,才能做领袖。”

20190624-p006
毛思翩:

相信您也听过很多新闻,今天的中国家长为了“硬实力”已经非常焦虑了,到底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呢?

潘宗光:

我有三个孩子,都是四十几岁。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有几个心得:

第一、不要要求孩子成绩特别优秀,

成绩不代表一切。

小孩小时候很多老师要见家长,老师说你的孩子成绩不太好,平均还达不到90分,只有70多,要努力一点。我觉得很好了,70多分满足了,要给他空间发展自己,我不要求他90多分。

他成绩不好,不等于将来不好。成绩只是一个标签,家长用成绩做标签,比较孩子,这个对孩子的心态不太好的。

第二、给孩子空间,

允许孩子尝试和犯错。

今天的新闻和社交媒体,不时爆出有孩子抑郁症,自杀等等。父母对孩子抱有很大希望,提供很多很多东西给他们,但他自己不喜欢,又不敢说,不做也不行,做也不喜欢,孩子受到很大压力,很可怜。

现在最大的危机是父母太关心孩子,一切都为孩子安排最好的,给他决定一切,孩子没有自己的主动性和空间。

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非常好,“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这很重要。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有空间发展自己的兴趣。

让孩子犯错,成绩不好,他才有上进努力的动机。父母不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将你的烦恼转移给孩子。

让孩子自己去发展,找寻他的兴趣,父母帮助他发展,鼓励他作出主动的决定。这个决定可能会有问题,他错了以后会继续修正,这才是一个人最主要的成长路径。

从来不犯错就没法成长。假如没有失败过,也不知道失败带来的后果和教育,也就无法帮助我们改善将来。

第三、无论贫富,

从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别人看我可能觉得我比较幸运,其实我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自小就在亲戚家长大,这样自然培养出一个比较谦让及节俭的习惯。

更重要的是,我知道,我要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我知道我要努力才有未来,要谦让,要节俭,这是小时候的经历慢慢培养出来的,结果我发现,对我现在帮助很大。

相对来说,很多孩子出生在富裕家庭就没有这种感觉了,所以我觉得做家长的也要明白一点,我们中国人强调一个平衡。

古人讲“相生相克,相反相成”,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富有的家庭,孩子要什么家长一直给他们,这样会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

20190624-p007

我认识一个富二代朋友,有一次她去参观贫困农村孩子的生活,很震惊,整个人都改观了。她知道现在拥有这些福报,要珍惜及正视这个福报,要有节俭之心,要善用这个福报,应该去帮助更多的人,她感觉整个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反而贫穷家庭的孩子,也要教他们不要自卑,要明白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要对自己有信心,敢于努力进取,敢于承担。可能贫穷对你来讲是一个礼物,让你成长。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最主要是要让孩子心态平衡发展,因为你看别人,永远是比自己的好,永远觉得自己不够,永远追逐,当经济快速发展,其实很多年轻人的心理是不平衡的。

毛思翩:

那学校教育呢?您认为今天的学校教育能为培养未来的人才做些什么?

潘宗光:

我亲眼看着孩子们越来越早地进入具体知识的学习,但很少有人关心孩子们的品德和心灵层面的培养。

即使是在大学,今天更多的大学老师在关注科技的发展,关注把更多新的学问教授给学生,然而无论如何追赶,传授知识跟科技本身的发展速度是不能比的。因此,学校和教育者必须反思,我们到底能够教给学生的是什么?

今天的很多年轻人总觉得,我只要拿一个学位就行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大学教育,不是教学生认识多少新的学问,更主要的是教他们要学什么,怎么学,将来面临任何新的课题要怎么做,这是个方法论。

-01-

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方面非常有帮助,两千多年前的《中庸》就已经写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博学”就是学问要广博;最重要的是“审问”,很多时候我们拿到的资料,特别是从网上拿来的,传来传去,不知真假,这就需要去审问。

审问之后是“慎思”,通过思考判断,用逻辑分析里面的主要思想,来做一个结论。

明白一个结论以后,“明辨”之,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根据实验的结果,来对比是不是真的可以成为一个定论。

最后是“笃行”。根据最好的结论,要真真实实地执行,然后重复论证,这样才是做学问的程序。

-02-

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方法

我曾在国内的小学看到,他们正在用美国一个小一的英文课程教小一学生。

我觉得美国一年级读英文跟在国内一年级读英文绝对是不一样。因为在美国出生,在英语的环境长大的孩子,对英文是很自然的体会。在中国小孩可能完全没有接触英文的环境,一下子用美国一年级的教材肯定不行。

所以很多时候,做教育的模仿别人跟着做是不负责任,我们要根据每个地方的情况,每个学生必要的环境,要符合这批学生的课程才是对。

所以说,一个真正好的老师,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真正的学习能力,要帮助学生寻找和分析资料,自己去寻找答案,自己去看有什么可能。

20190624-p008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学生如何通过不同渠道寻找资料,教学生如何研究资料,继而如何利用资料来帮助自己对新知识的学习。

-03-

通识教育,触类旁通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踏上自我成长之路。同时,无论学了什么,都能够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通道,打开应用之门。

我们的学校从未像今日这样急需培养学生们应对快速变化的能力。当今社会越来越复合,需要我们不但要熟悉其它领域的知识,也需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毛思翩:

今天和未来的年轻人,他们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了,如果不想那么容易被外界左右,平衡发展,品德与学问确实同样重要。您觉得对孩子品德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什么?

潘宗光:

我看中国人,中国文化都有非常大的机会。所以无论我们学工科、理科、商科、文化,都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多点了解,全面吸收古人的智慧。

一个人的品德,需要从小培养。尤其是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培养小孩的心态,正面的价值观,这很重要,因为长大之后再去转变就很不容易了。

所以我觉得很多父母在这个阶段就要求孩子好的成绩,灌输很多学问,其实是不对的,学问可以在未来补上,但品德一定在小孩阶段培育。

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即使你现在学了,可能将来学习的方法、内容都变了,或者你即使过几年再学,也学得会,但人格品德价值观,如果基础打不好,将来改正很困难。

每个家长都在比较,每个家长都在竞争,我们确实很难跳出来思考,但如果不停下来想一想,就可能培训出一批又一批平凡的人出来,不犯大错,但能成就大事业的人才也不多。

教育需要品德学问并重,至于学什么、怎么学,在哪里学,都需要从更大的层面,和更长远的时空去思考。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品德塑造的关键时期,同时给孩子空间试错,父母和学校共同去发现孩子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培养他们的品德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20190624-p009
结语:

在这一次关于教育话题的采访中,我们看到这位深谙中西方思维体系的教育家,是如何看待教育的本质,以及他眼中培养人才的方法论的。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大德的言论,在今天依然闪烁著智慧的光芒。当我们对未来抱有太多的不确定时,或许好的做法不是把焦虑转移到自己和孩子身上,而是笃定地关注和传承那些不变的东西。

这些恒久的人类品质,将会在未来继续为我们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