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法师对话潘宗光教授|科学和迷信只有一墙之隔


插图|中国青年领袖峰会现场 寂静法师对话潘宗光教授

插图|中国青年领袖峰会现场
寂静法师对话潘宗光教授

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了我们是谁,决定了我们余生将如何活在这个世界。

2017年8月6日上午,科学界和宗教界的两位重量级导师相聚湖南长沙——中国青年领袖峰会的现场,为近2000位大学生带来了一场有关科学和文化的思想盛宴。

愿这场精彩的访谈,带给您一些不一样的思考和启发。

也愿今生,我们能如两位智者一样,让世界因我们而美丽。

嘉|宾|介|绍
Introduction

014
潘宗光教授

潘教授投身大学教育40载,担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长达18年,现为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教授及荣休校长。

于1985及1991年两度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提名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潘教授于1979年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1989年被委任为香港太平绅士、1991年获颁英国官佐勋章勋衔、2002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2008年获颁香港“杰出领袖奖(教育)”及2009年获香港理工大学颁授荣誉人文博士学位。

潘教授曾被委任为香港立法局议员(1985-1991)及全国政协委员长达15年(1998-2013)。

寂静法师

上海会龙寺、成都大慈寺首座;被称为“教育和尚、创客和尚、疗愈和尚”。

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发动机专业,后继续学习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和俄罗斯中央航空研究院等高等学府,曾供职于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出版图书:《让孩子成长成才的秘密》、《安心才是喜乐》。

01关于科学

寂静法师:曾经在跟潘教授谈话时,聊到四个字,这四个字听起来有点矛盾,叫迷信科学。我想请潘教授跟我们讲一下什么叫迷信科学,迷信和科学不是对立的吗?

潘教授:现在我们讲科学,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科学,不知道什么是对。相信科学可以,但是绝对相信科学,就成了迷信科学。

科学有时候对,有时候不对,为什么不对呢?科学在发展过程中,有时候是根据某个科学家的看法,作为理论。后来证明是错的,又会纠正过来。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纠错和进步的过程。

寂静法师:科学有对也有不对,这个听起有点意思,而这个话又是由科学家说出来的,由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提名的科学家说出来的,这个更有意思。

插图|潘宗光教授

插图|潘宗光教授

潘教授:就比如牛顿的三个理论,对,但不全对。因为当时牛顿推算这个定律,是在看得见的环境下。当我们把眼界放在外层空间的宏观世界,牛顿定律就不能解释很多自然现像,要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可以解释。

另外,在原子空间里,在微观世界,牛顿定律是不适用的,要用量子力学才可以解释。

那么牛顿定律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要看在哪个空间认证了,在科学理解里要有规范,出了范围就不对了,因此我们要知道科学的限制在哪里。

寂静法师: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谓的某些真理,它是有范围的,是相对的,不能把它绝对化,绝对化就叫迷信科学。

我曾听一个美国科学家说,现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名字就叫科学,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为什么科学也成宗教了呢?其实就是当我们过分夸大科学的作用,过度地、超过正确范围的去相信,就成了迷信,就好像是产生了一个新的宗教了。

插图|寂静法师

插图|寂静法师

潘教授:科学发展,最早是根据我们看到的发展出来的,比如说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我们看不到第四维,但是现在的科学证据显示,有超越三维的空间……

我们的思维是在四维时空(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发展出来的科学,一些较新的物理理论——例如弦论,就假设有九维空间了。

我知道很多宗教,比如说佛教,就相信有超过三维空间的。比如佛教说,人、畜生以外,还有其他生命体,地狱受苦的众生、饿鬼、天人、阿修罗、罗汉、菩萨、佛,我们看不到,他们存在吗?我不知道,但假如有不同空间,就没有矛盾了。

科学家也慢慢相信,我们宇宙以外还有其他共存的宇宙,我们生活的宇宙叫universe(uni-代表单一),现在讲多重宇宙multiverse(multi-代表多)。

宇宙不止有可能超越三维空间,还可能有多重宇宙,空间非常复杂。整体来看,科学对宇宙的认知其实非常渺小。

插图|祈祷所有人生命美好

插图|祈祷所有人生命美好

寂静法师:也就是从某些角度来说,科学其实非常局限,非常微小。

潘教授:佛学作为一种古代东方智慧体系,一种来自古印度、古中国先人对于世界奥秘的解读,其蕴含的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一切唯心造等理念,与最前沿的现代物理学有着相当程度的共鸣。

佛教是从宗教及教育两个角度认识宇宙,而科学则是根据理论与实验了解宇宙。所以,佛教与科学是殊途同归的。

但是,现代科学对整个宇宙的了解还有很漫长的路要去探索。

这样一比较,也希望大家能明白佛教不是迷信,反而跟科学是有密切关系的。

02关于慈善

寂静法师:我想请教潘教授一个问题,上次在潘教授的照片里看到有个牌子,上面写着助学证,那是怎么回事呢?

潘教授:是这样的,退休后我主要从事慈善工作,在2005年我与朋友在香港创立了精进慈善基金。

我是全国政协委员,经常到国内各地方参观访问。我发现农村很艰苦,很贫穷,很多年轻人考进大学,他们真的很难应付读大学的费用。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只是小学初中,没有包括大学,而读大学的学费其实不少,农村的孩子怎么负担得起这个?但不读书不行,读书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我就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虽然我一个大学教授,没什么钱,不过我有很多企业家朋友,可以一起来资助他们。

插图|中国青年领袖峰会学员提问

插图|中国青年领袖峰会学员提问

2005年开始,我们资助了6所大学,包括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吉首大学。在每所大学里,我们从大一新生里支持25名相对比较贫困的同学,每人每年帮助五千元。一般学费是五千元,有些个别学科可能是八千元、一万元不等。

寂静法师:我们知道,潘教授是香港五个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工作非常繁忙。什么样的人会得到您的资助呢?您会跟他们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潘教授:每名同学我们会支持他们四年或五年,让他可安心完成本科。从大一的150个学生开始(6所大学,每所25名),当150名学生进入大二,我们又支持新的一批150名大一学生,4年后就一共有600名同学了,每年就这样资助600个同学交学费。

其实最主要的是:利用这个机会帮助他们成长。我会用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思想来帮助他们增加软实力,希望能为国家培训一批有学名与品德的年轻人。

在每所大学,受资助的100名同学,自动组织了精进爱心社,这是学生的组织,活动不是吃喝玩乐。他们利用爱心社从事爱心活动,例如到农村帮助小孩和老人,做义务工作等等。

每年夏天我们都举办精进基金夏令营,让分散在不同大学的学生有机会加强联系。

整个基金的精神就两个字:感恩。我鼓励他们去感恩,心怀感恩,肯定会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帮助朋友、回馈社会、支持国家。

香港理工大学的很多老师都自愿参与做这些学生的导师,我也邀请香港煤气公司在国内的一些董事、经理,去当基金学生的导师。

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对城市生活、职场问题、乃至整个社会都不太了解,所以让他们在毕业之前有一些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帮助他们在这方面去成长。

精进基金已运作了12年,其中很多毕业生也有自己的成就了。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北京、上海、西安、深圳以及很多其他城市。他们也在不同地方组织精进基金校友会,保持联系,传承感恩的精神。

美国哈佛大学每年毕业必有一毕业生代表来讲话,去年(2016年)5月第一次请了一个中国学生代表讲话。

这个毕业生就是我们精进基金的第一届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生,叫何江。本科毕业后我推荐他拿了哈佛奖学金到哈佛读博士。当时很多国内外的媒体报道,毕竟是哈佛大学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中国毕业生代表讲话。我也觉得非常骄傲。

当时我恭喜他并跟他讲:我衷心希望您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黄皮肤的中国人,从艰苦中成长,做一个品学兼优、堂堂正正有骨气的中国人。国家需要您学成后回国服务,参与再提升国家与社会的实力。

他现在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后,经常回国探访,还答应我学成后尽快回到祖国。

03关于文化

寂静法师:我知道潘教授做了十五年政协委员,也听说促成了清明节、端午节在中国成为法定节日,其中还有一些小秘密,潘教授能跟我们讲讲吗?

潘教授:这个秘密是在去年端午节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做了新闻广播(详情点击:【央视新闻直播间】端午假期的由来)。

我本人对中国文化非常重视,但是觉得现在很多年轻人非常崇洋,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我认为不对。

在2004年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与两位香港委员,一同提出一个方案,要求政府将中秋、清明及端午作为法定假日,但不被采纳。

但是我们坚持,每一年我们都提出这个方案,并得到更多委员的支持,亦增加一些理据,比如:

促进海峡两岸四地区的文化融合,台湾香港澳门,清明中秋都放假,但国内是不放假的,中秋放假回国内家庭大团圆,清明回国内祭祖,大陆不放假就好像不配合一样,不太和谐。

第二点,其实每个假日都传递了一种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秋是家庭团结,清明节是慎终追远,对祖先父母的怀念与感恩,特别重要。

这就是大家现在享受的端午节假期,以及为什么享受这个假期的原因。

寂静法师:是的,清明节我认为特别重要,因为是祭祠祖宗,我们不跟祖宗进行连接就等于断电了。

潘教授:端午节,是个非常爱国的假日,鼓励我们爱国。其实传统节日背后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是为了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当中央电视台访问我,我说不单单只是放假那么简单,最重要是我们肩负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

寂静法师:而普通大众体会到的意义很简单,就只是享受三天的假日而已。

潘教授:最后在2007年,经过4年的争取之后,国家终于同意了!我非常高兴,看到国内和香港在重要的节日一样放假。也能看到国内的传统文化传承,这是一个好现像,也希望大众能慢慢领略其中深意。

2016年,央视CCTV4《文明之旅》栏目,以“佛教与科学”为题采访潘宗光教授。

在今天文章的最后,小编把潘教授送给年轻人的一段话留给大家,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有所启迪:

未来世界,一定是科技大发展的世界。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方便,及科技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亦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为那会更加激发人性的贪念,以及欲念无止境的追求。追求可以,但不要损人利己。

只有当我们感觉到内心快乐比物质享受更美好,才是真正的安乐自在。

所以希望年轻人,要以身为中国人为荣。

认真学习中国的优良文化,来改善自己;

完成中国梦改善国家,改善世界;

用中国的成功和中国的文化,为世界带来和平!

编辑|菜菜
速记|陈虹颖、戴佳明
摄影|李毅 方桠欣 李超 刘彦函
本文由【自然的恩典】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