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


上次說了「孝」,今次順道談談「悌」。孝悌是家庭關係的基礎,亦會影響我們日後與其他人交往的態度。我們自出娘胎,便開始學習與父母建立良好的關係(孝),有些人還要學習如何與兄弟姊妹一起和諧地生活(悌),而這些家庭関系亦在無形中影響了我們跟其他長輩和朋友的相處之道。

孔融(孔子廿世孫)四歲時和兄長一同吃梨,他經常取小的來吃。大人問他為什麼專揀小的吃?他答道:「我小兒,法當取小。」小小年紀已經懂得長幼有序的禮法,主動犧牲自己的利益,令鄉親們大為讚賞。

今天眼看不少人整日都在爭取贏在起跑線,凡事習慣爭先恐後以防自己的利益受損,難免感到可悲。他們實在需要認真想想我國一直推崇長幼有序和兄弟間互相禮讓関愛等傳統美德背後的意義。若能將這種態度推廣至與其他人的相處,我相信整個社會甚至世界都變得更美好。相反,若社會上各人只顧自己的利益,毋視其他人的感受,人與人之間,甚或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一定難以和諧。

可是,現代社會講求競爭力,若把發展的機會拱手讓與他人也顯然不切現實。故此我經常強調:發展時取之有道,獲利時各得其所!通過禮讓帶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風尚;雖然吃了小虧,別人會明白你對他的尊重,也會以同樣的態度對你。我認為這樣的胸襟必須從小在家庭中培養,長大後才會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20190528-p-p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