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四圣谛
6.1如何处理苦恼


(图片来源:Maseedis Kay)

(图片来源:Maseedis Kay)

佛陀成道后,首先想到应要先报答之前的两位师父。可惜,当佛陀以天眼观察师父们的情况时,却发现他们已经去世。随而想到当年和他一起在苦行林中修行的五位比丘,遂前往鹿野苑向他们弘扬佛法。

这样佛陀便开始了第一次弘法,即谓之“初转法轮”。世上亦出现了三宝:佛、法、僧;即日后佛教发展的基础。佛教徒是皈依三宝的人:感悟佛陀人格和智慧的超凡伟大,学习他的教法(佛经),并具体实践(僧团的弘法和指导)!

佛陀教导五比丘超越烦恼的方法为“四圣谛”:苦、集、灭、道。

人生在世必然会遇到痛苦和烦恼,这些身体和内心的“苦”皆因众生执著”自我”而起。这就是“集”(成因)。要“灭”除这些苦,必须修“道”!

“苦”:经中举例说人生的苦包括生、老、病、死、爱别离、冤憎会、求不得。总言之,令身心躁动的就是苦(五蕴炽盛,其实是总结之前七苦的性质,后来却被当为第八苦)。

“集”:苦的原因出于凡夫执著 “自我” 而造成贪婪、瞋恨、愚痴。人们 “贪” 求财、色、名、食、睡; “瞋” 恨、嫉妒和排斥他人;变得愚 “痴” ,不明白事理的真相,亦失去判断能力。

“灭”:明白苦的成因,再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消灭 “贪、瞋、痴” 而离苦得乐。

“道”:就是灭苦的佛法,佛陀因应不同人的根器而向他开示不同的修行方法,如 “八正道”,”六波罗蜜”﹝注﹞:。

举一个实例,有朋友的独生儿子婚后建立新家庭,她感到被疏远而不快乐,渐渐对儿子有微言。这令儿子更不愿意回家,双方关系变得愈来愈恶劣,更感到过往的孝顺儿顿成忤逆子,烦恼不堪(苦)。

我让她明白,问题的成因(集)在于她对儿子情感的执著,形成许多烦恼和困扰。首先,她必须要明白儿子已长大成人。学习独立自主和建立新家庭是理所当然的事。作为家长要智慧地调校自己对儿子的感情执著,放开胸怀去与儿媳建立良好的关系(灭)。

她听后心开意解,不再对儿媳唠唠叨叨,反而以自己的经验去教导儿子如何建立家庭、爱护妻子(道)。他们得到母亲的谅解和教导后,对母亲更尊敬孝顺。烦恼亦得以消除!

﹝注﹞ 参考<<我认识的佛教>>, 潘宗光, 2020, 中华书局(香港)出版

佛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