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释迦牟尼佛


(图片来源:Maseedis Kay)

(图片来源:Maseedis Kay)

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迦毗罗卫国出生的悉达多太子,在父亲净饭王的护荫下于封闭的皇宫中享尽荣华富贵,看不到任何人间疾苦。但在一次出城游玩的途中,他无意中看到民间生活的真相,发觉世人无法避免要面对生、老、病、死的苦恼和困扰。于是他毅然放下一切,出家寻求解脱之道。他先后追随两位师父修苦行六年,修习禅定,可惜仍无法彻底破除烦恼,获得真正的开悟。在反复思量后,他放弃苦行,来到菩提伽耶的尼连禅河畔,端坐在菩提树下发大誓愿:“若不能达正觉涅槃了脱生死,誓不起此座!”

终于,在一个月色清明的晚上,悉达多明白到执于苦或乐的修行都不能成道﹔要舍弃苦乐两边,才能体悟 “中道” 实相。他最终证觉宇宙的本体及其因缘法则(缘起法)的最高智慧,成为真正彻底的觉悟者──佛陀。世人称他为“释迦牟尼”(梵语:Śākyamuni),即是释迦族的圣者。他是缘起法的发现者,而不是发明者,故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意思是:有没有佛陀出现世界,缘起法都是恒常存在的自然规律,不拘于时间(住)和空间(界)。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并非创造和主宰一切的全能神,而是天界和人界中最具智慧和慈悲的大导师(天人师)。佛陀觉悟成道后,成立出家僧团,并以戒律维系僧团。他在位于摩揭陀一带的各国讲经说法长达四十多年;八十岁时,在拘尸那的娑罗双树下圆寂。此后,为了整合并记录下佛陀在世时的教导,大弟子大迦叶尊者在王舍城主持了第一次经典结集,有五百位长老(已证阿罗汉果位者﹝注一﹞)出席,共推举阿难尊者﹝注二﹞诵出经藏,再推举优波离诵出律藏让众长老确认。经藏是对佛陀言传身教的汇编,就如我们熟知的《论语》—— 孔子述而不著,由后人辑录他和弟子的言行;而律藏是佛陀为了规范僧团纪律和行为而制定的戒律准则。经、律被定型下来后,便经历数百年的流变和纂辑。开始时,经和律由僧团集体口头传颂,后来编撰成佛经,通过古今不同语文翻译,辗转相传到现在。经文中常以“如是我闻”起首,意思就是:阿难如实从佛陀听来的。

既然我们已经谈到经和律,就不得不提到论。论是后人对经和律的进一步解释和阐述。在汉土,一般认为菩萨的解释才称之为论,例如天亲菩萨的《往生论》。经、律、论均为佛教典籍,合称三藏,而精通经、律、论的高僧被称为三藏法师。我们熟知的玄奘法师,俗家姓陈,他是唐代高僧,精通三藏,所以一般尊称他为 “唐三藏”。

此外,值得提出的是当时印度社会分为四种阶级,各阶级间的交流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同阶级的人不能互相触碰。佛陀却认为在宗教上所有阶层都是平等的,一切众生都有解脱的机会,所以他不分阶级收纳各有缘人为弟子。他也特别为养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及女出家众设立了女性僧团(比丘尼)﹝注三﹞

悉达多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八十岁圆寂。释迦牟尼佛终其一生以道德和智慧普惠天人宇宙,教导众生离苦得乐及了脱生死的各种修行方法。他为佛教设立了三宝(佛、法、僧),佛教徒应以三宝为依止,故皈依文说:“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佛陀出现于世间的另一弘愿,是为了宣扬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及阿弥陀佛无人不救、无人不度的大悲愿力 —— 接引众生往生净土,一个理想的修行环境。如果没有佛陀在世时的大力推荐,我们不会知道有阿弥陀佛及极乐净土。

﹝注一﹞参考8.4超脱轮回

﹝注二﹞阿难尊者是佛陀生前的近侍,多闻第一。

﹝注三﹞比丘尼代表女性出家人。

佛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