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繼續談談阿彌陀佛的第二十一至二十四大願。
第二十一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凡夫的一大煩惱源於喜歡比較,阿彌陀佛保證所有淨土天人,無論膚色(第三願)或形貌體態(第四願)都殊勝莊嚴,彼此間沒有分別。第二十一願進一步保證淨土天人均擁有與佛及大菩薩一樣的三十二大人相。
擁有三十二大人相,能更自我莊嚴,契入佛心,快速成就佛果;同時亦有攝服力,能增強被度者的信心,有利度化眾生。
第二十二願:「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意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披弘誓鎧,積眾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個願首先保證十方世界往生極樂的菩薩,最終必可成就一生補處的最高菩薩品位。
菩薩從初發心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最後證入第五十一階位的等覺菩薩,亦即是一生補處,填補將會滅度的佛而成佛。現在兜率天內院的彌勒菩薩,將會到娑婆世界成佛,填補釋迦牟尼佛的佛位。觀世音菩薩亦會在極樂世界填補阿彌陀佛而成佛,大勢至菩薩再繼觀世音菩薩後補上佛位。但有些菩薩,包括從淨土再回來娑婆世界的天人,發大願度眾生,他們必會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遊諸佛國,修菩薩行,廣度無量無邊眾生,幫助眾生安住於阿彌陀佛無上正真的佛道。他們修普賢十大行願王,獲得諸佛如來無量功德的必要條件,但他們未必要求自己早證佛果,而是發願先度盡眾生,才成佛,例如地藏菩薩的大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每一願都說:「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一願)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一願)無有窮盡,念念相逐,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所以在極樂世界,一生補處的菩薩很多,但在他方世界發願先度盡眾生,才證佛果的大菩薩,數量也不少。
第二十三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四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欲求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三及二十四願都是阿彌陀佛對極樂世界菩薩眾的加持,使他們得以圓滿修持普賢十大願王的禮敬諸佛及廣修供養願。第二十三願讓菩薩眾能於一頓飯的短時間內,遊諸無量佛土,供養諸佛,而第二十四願則保證諸菩薩眾能隨其心願,使一切所希望的供養品,例如香花、果品、寶幢等等,出現在他們面前。
這兩個願亦免去天人之間的比較煩惱,如比較供養多少佛及準備甚麼供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