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潘宗光是一名罕見高調地自認是佛教徒的科學家及大學校長,曾在1985及1991年兩次被提名為諾貝爾化學獎的候選人,他投身於教育領域40載並任教香港理工大學校長十八年。已經學佛二十多年的潘宗光,與佛學的淵源在小的時候就已經萌芽,祖母和母親都是佛教徒,他有今日的成就也與佛教頗有淵源。從小家境貧寒,父親遠赴外地打工,母親帶着三個孩子生活十分艱辛。當時小孩大都小小年紀就輟學去當學徒糊口,潘宗光作為家中小兒子,母親在他升初中時左右為難去算了一卦,卦上大致說是「狀元命」,一定要讀書才有大好前途。信佛的母親下定決心,發動親戚支援讓潘宗光把書讀了下去,而且把他寄養在姑姑家度過了9年的少年時光。姑姑家有個最小的表弟就是張國榮,他們小時候生活在一起感情十分要好。他倆也彼此默契不以各自的「江湖地位」沾光一直守口如瓶,到潘校長退休才透露,但以前理工大學一直有人流傳,張國榮到紅館舉行演唱會,就會去附近的理大教員宿舍搓麻將。得到姑姑一家的照顧令潘宗光十分感激,拚命學習,拿着優厚的獎學金一路讀到英國倫敦大學的博士以及加州理工的博士後。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這位如今已經七十九歲的潘宗光心中的科學與佛教。
香港理工大學前校長;
西安交通大學南洋書院院長;
香港佛教文化產業榮譽主席;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院士;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特許化驗師;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程度資深研究院院士;
曾在1985年和1991年被瑞典皇家科學院
提名為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
01 科學也是一個因果的探索
潘宗光自從高調信佛後被問到最高頻的問題應該就是:「「你既是科學家、又是大學校長,為什麼要信佛?」這樣尖銳的質疑實際上是帶着對佛教的偏見,認為是迷信、消極、不科學的,與科學家的身份感覺背道而馳。
潘宗光在《生命·覺者》紀錄片中與梁冬探討了什麼是科學?他說「科學也是一個因果的探索,譬如要研究一個課題,一定要先有個概念,那個「因」要找出一切的環境條件配合完整才能有一個結果出來的,你需要慢慢調整條件,所以科學是探索,希望能夠控制一切影響的環境條件,它才會有個結果出來,所以整個科學的歷程也是因果的探索。」
這個和佛教的「緣起」相類似,有些條件能控制,有些不能,去控制那些你能改變的因素,必然「因緣和合」產生結果,結果會產生新的因,自然循環,不斷變化、影響,構成大千世界。
02 科學的宇宙觀
物理學在二十世紀初期起了翻天覆地地變化,主要因為兩大理論的出現:
相對論:人一向覺得時間是絕對的,時間的流逝也是平均而無偏差的,然而時間是絕對的觀念並不準確。例如晚上的星星,我們感受到星星在我們上方,其實它發出的光可能要經過十億年的時間才能照射到地球,等於說我們看到的星星其實是十億年前他在某個位置發出的光芒,那顆星星現在在哪裡,我們並不知道,可能已經消失或者轉移。
量子力學:有兩個基本原理,測不準定理和物質二重性,這些理論對於一般人來說難以理解,但是卻讓我們了解到人類意識的重要性,意識和事實不可隨意切割開來。
「弦論」是近二三十年發展起來的是新興物理理論,雖還在發展階段但被霍金等人寄予厚望,弦論認為構成世間萬物的基本粒子,都不是實在的質點,而是由非常小的的細絲像「弦」一樣震動所發放的特定頻率。一切都不是實質存在,而只是能量形態的顯現:一場狂風暴雨、一棵樹、一個我。
「幹細胞」最權威的人羅伯特·蘭札提出「生物中心主義」,他認為假如沒有生命就沒有這個世界存在,強大意念可以影響甚至創造一個新的世界。
相對論打破了傳統的絕對時空觀,量子力學則打破了心靈和物質對立的二元論,而弦論更徹底打破了物質是實體的,幹細胞又塑造了更新的觀點即人的意識可以影響周圍的世界。
03 印證「一切唯心造」
這一切科學界顛覆性的理論其實很多佛教在幾千年前都已經說過了,科學只是在一步步印證,每一次突破都看似顛覆,其實早就在那裡,只是等待人類的認知發展一點點的靠近。
潘宗光在《生命·覺者》說,佛教講求修心「一切唯心造」,人的意念是影響周邊的事情的,譬如我們平時看到好看的東西開心,被別人罵兩句又不開心,所以你的心情是受外面環境干擾的,是「心隨境轉」,但「修心」是希望我們將向外攀緣的心慢慢收回,不要受外面太多干擾,達到「心不被境轉」,假如修心更有效,凝聚力更強,意念更強大,意念可以改變外面的世界,變成「境隨心轉」,最後再達到「一切唯心造」,這是四個階段的發展,就是佛家的修為。
所以心定下來,心力足夠強,能夠轉變外部的磁場,改變現實中的外部環境,「一切唯心造」。人類的發展可能真的不是線性的,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教授就說過:「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現代科學雖然離山頂還有很多距離,但也在慢慢的靠近那個方向。
04 「四聖諦」解決問題的四步驟
宇宙發展至今,再並合佛教的義理,不禁感嘆佛陀的大智慧,佛教的特別之處在於佛陀不是神,而是一個經長期修心而覺悟的普通人,幫助我們改善自己,提升我們的智慧,我們要消除苦惱,不是靠神,而是靠自己。我們以不停的修心來增加智慧、慈悲心,安住自己的心才是處理問題的最佳方法。
人都是在矛盾上成長的,佛陀成佛後第一次說法,就是和五位弟子提到「四聖諦」,主要概念潘宗光認為就是幫助我們正面處理問題的四個步驟:
1、苦:勇敢面對即接受問題,並有勇氣面對
2、集:最重要是找出因緣條件原因,找到根源,認識這個問題
3、滅:明白原因,處理怎麼解脫煩惱
4、道:就是方法,找出最理想的方法來超越這個問題
面對事情不逃避,積極的應對解決,找出根源,找出應對的方法並超越它,提高智慧。因為煩惱到來的時候,很多智商過人的人可能會失掉智慧,找不出問題發生的根源,只看到表面問題,往往治標不治本,自然就解決不了問題,所以佛教就是教導我們提升智慧。
那要如何提升自己的智慧呢?其實每個人的文化背景、學識、經驗、成長背景、習性都各不相同,所以沒有固定的方法,故佛教有很多方法,很多經文,無分高下,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05 到底什麼是佛教的「空」
就「空」這一個字,佛陀便花了四十九年時間,以不同的方法,經教、故事、比喻等循循善誘。因各人不同的背景和程度,教導不同的修心方法。
宇宙本體本來無法用語言文字來闡釋,於是便採用了「空」一個字來表達。那「空」又是什麼?它不是無或沒有的意思,而是指不可見、非常神秘、不可以通過言語概念來理解必須透過世間萬物來體現的。
空是」無常「及」無我「,更是絕對的包容,平等、慈悲。太陽給予所有人溫暖,大地承載我們,不偏不倚,無分別的照顧一切眾生,「無常」是指時間上的變化,世事無常,沒人知道明天會怎樣,人生的不可預測性。「無我」是指空間上的,無我不是沒有我的存在,是沒有固定不變的「我」的存在,「我」是經常受外界干擾不停在變的。
這也很科學,身體裡的細胞新陳代謝實現不停的改變,每分每秒都是改變的,假如沒有改變,就沒有生老病死,所以佛說「無我」「無常」是不違背科學的。
當一個人明白一切事物的本質是「無我」「無常」,一切喜怒哀樂只是心中對某人、某事在某一刻突然執著所產生的反應,假如能嘗試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就不容易片面,就不會執著己見,才能發現核心的問題,以智慧消除煩惱。
行為和內在的修心養性皆可以用「空」作為指南,無分別心、包容心及慈悲心善待一切,透過修心養性體征「空」性,這樣便能提升本身的智慧和慈悲心。但這並不容易。
06 活在當下 安樂自在
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無我」的,就能明白即使一個人怎樣努力,只能控制自己能控制的部分,事情結果總會受到不能控制的因素影響,因此無需執著於結果,只需盡力的做好當下。對過往不要後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步步的去改善自己。
當初潘宗光開始學習佛教,就是因為心裏的安樂自在是很難用科學去單獨解釋,但又是他想要達到的心願。所以潘宗光覺得佛教本身既是科學,明白整個宇宙的規律,也是宗教,教導我們做人和修行。從修身養性、回歸自然直到身心的安樂自在,這個是最重要的,潘宗光認為一個人最應該最求的方向之一就是睡前的安樂自在。
潘宗光在《生命·覺者》最後強調金剛經的四句話:「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不要執著這一切,不要被外面的一切的變幻莫測所干擾,外面的一些都是如夢幻泡影一樣,經常在改變的,不要被變幻中的表面現像干擾,當你執著於這個現像,其實這個現像已經過去了,不要執著於不快樂的那一刻。
卓別林曾經說自己講笑話,第一遍的時候大家哈哈大笑,但重新講就五六個人笑,講第三次講就沒有人笑了,他就說,我講笑話第一次那麼多人開心,之後就沒什麼人開心了,那人為什麼對一些煩惱卻要永遠煩惱下去呢?永遠不放過自己,開心的事情卻第二三次就沒有了呢,細細想來很有深意。
人的煩惱就在於此,也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要反之來操作,對於煩惱的事情就很快放下,開心的事情要經常拿出來樂呵,而且更重要的是欣賞擁有的,放下那個執著追求、那個你沒有擁有的。所以快樂不在於你擁有多少,在於你能放下多少才是快樂的根源,不放下就永遠沒有快樂。
結 語
在《生命·覺者》系列紀錄片播出後,「此念」第二次邀請到了潘宗光教授,探討了從教40年以來潘教授在教育話題中的觀點,采訪視頻正在製作中,會在接下來的《生命·成長》系列紀錄片中陸續呈現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