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端午佳節,一家歡聚吃粽子之餘,亦可一起參與劃龍舟活動,實在多姿多采。這令我不期然回想起在2016年接受央視訪問的一段記錄片(見附影片《端午假期的由來》)。當中我談到在2004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中,我和另外兩位委員提出議案將清明節、端午節及中秋節設訂為國家法定假期,並在三年後得以落實。
我們的目的當然不單是為爭取多幾天假期休息那麼簡單,而是希望能藉此提升國民對這些傳統節日的重視,進一步明白要一起肩負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責任。
端午節是為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的事績。據說在他投身汩羅江自殺後,敬重他的人打鑼撃鼓划艇到江中尋找遺體,並拋下粽子給魚兒吃,使屈原的屍體免遭吞噬。隨着時間變遷,端午節已從過往紀念屈原,轉化為享用美味粽子和舉辦劃龍舟比賽的機會。
關於端午節還有其它傳說,演化成不同的傳統特色。
儘管如此,我認為還是應該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各種慶祝傳統節日的活動。否則,便會像乞巧節(七月七日,一般被視為中國的情人節)、元宵節、重陽節等漸漸被忽略,然後被遺忘。加上近年在國際文化大潮的影響和商家鼓吹消費的宣傳下,年輕人對西方節日如耶誕節、情人節、甚至愚人節都越來越重視。所以,我們更要着意推廣傳統節日及其傳遞的團聚、孝道、愛國等重要價值。
身為中國人的我們不要為求現代化而盲目推崇西方節日,反而應對傳統文化作深入瞭解。傳統絕不代表不合潮流,當中蘊含着前人的智慧和生活體驗,絕對值得我們深思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