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念手記|潘宗光:給孩子空間犯錯,才能培養出真正的人才


此念:

當斯坦福和麻省理工都在2019年對中國學生「Say no」的時候,作為全世界最勤奮最刻苦最缺覺的中國學生,是否曾經有一刻懷疑過努力的價值?真正的人才,只能由考入名校來認定嗎?所謂教育,所謂學校,究竟應該教給學生什麼呢?

「此念」不久前再次采訪了前香港理工大學校長,兩次諾貝爾獎提名者,潘宗光教授。這位年輕時的學霸,博士海歸,名校校長,以親身經歷,與「此念」創始人毛思翩深入聊起了他對教育和人才的看法:

教育應該培養有品德有學問的年輕人,進入名校並不是終點,真正的人才,都是那些有同理心和團隊精神的人。

20190624-p001
潘宗光

  • 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教授及榮休校長;
  • 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南洋書院院長;
  • 香港佛教文化產業榮譽主席;
  • 英國倫敦大學博士;
  • 加州理工學院、南加州大學及
    多倫多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 曾在1985年和1991年被瑞典皇家科學院邀請
    提名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 ;
  • 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 兩屆香港立法局議員;
  • 獲頒香港太平紳士、金紫荊星章及傑出領袖(教育)獎;
  • 虔誠佛教徒。

1964年,24歲的潘宗光隻身一人去英國留學。因為兒時家境貧寒,拚命學習,用獎學金和節儉的習慣維持着海外的讀書生活。

他到美國進修博士後,很多人邀請他留在美國,但他說,「我留在美國得到的只是一份好的工作,好的生活,精神上不能滿足,假如回到香港,教導我們的學生,讓他們成長,對國家做貢獻,我的心裏會更快樂,可能回到香港的工資、研究資源及機會不能跟美國比,但起碼我覺得更安穩自在。」

潘宗光回到香港,曾經在1985年和1991年兩度提名諾貝爾化學獎,擔任香港理工大學校長18年,領導香港理工大學在多項領域及科學研究處於世界前列。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

毛思翩:

您的青年時期在英國和美國接受了很多年的教育,相信您對中西方的思維方式都是非常了解的,後來為什麼對中國傳統文化如此感興趣?

潘宗光:

我要對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歷史了解,才知道怎麼樣扮演什麼角色。

在2004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中,我和另兩位委員一起提案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三個節日訂立為法定假期,經過4年的不懈努力終於成事。恢復中國傳統節日就是讓國人可以從節日文化開始,在享受家庭團聚之餘尋根中國文化之源。

其實每一個節日都傳遞了獨特的傳統文化價值觀:當我們在清明節祭拜故去的親人,是慎終追遠,是對祖先的懷念與感恩;當我們在端午節紀念詩人屈原時,是對文化的尊重和提升愛國情懷;當我們在中秋節全家人團聚共享天倫時,是對團結與和諧的嚮往。

潘宗光接受央視新聞報道

潘宗光接受央視新聞報道

那些曾在我們血脈中流淌的文化,逐漸被激活,新的一代也在這樣的生活節奏中,找到了作為中國人獨一無二的感受。

當我忽然有機會接觸並深入到中國傳統文化,才發現,原來自己的根,就深深根植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

20190624-p005
毛思翩:

作為三個孩子的父親和大學校長,您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在您眼中,什麼樣的人算是人才呢?

潘宗光:

我認為教育是一個有連貫性的整體,教育是為了培養人才。有學問沒品德不是人才,但有品德沒能力,也不是人才。現在教育的問題在於,如何來培養一個兩方面均衡發展的,完整的人。

香港理工大學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全港最負盛名的應用型大學,我做了18年校長,見到了太多聰明而且勤奮的年輕人。

香港理工大學教學(圖片來源香港理工大學官網)

香港理工大學教學(圖片來源香港理工大學官網)

我舉個例子,你可能聽過《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很多人不知道,在這句的前面,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什麼意思呢?要有好的身體,有學問,才可以處理外面的事情,所以強調用學問來創造我的天下,我的世界,這是硬實力的範圍。

但前面的四句其實非常重要,「格物致知」,就是我們要通過外在的知識學問,明白一切事情的根源,對整體宇宙的體會;在這個前提下,「誠意正心」,要有一顆真誠的心來體會、對待他人。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有硬實力跟軟實力的平衡發展,而西方比較強調硬實力——只要我有軍事實力,有經濟能力,你就要聽我的話了。中國文化強調我好你亦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品德和學問同等重要,要有同理心、慈悲心、關懷心。所以我們非常強調,大學生在吸收學問之外,更重要的是怎麼平衡他的心態。

回到對「人才」的定義,人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然而僅僅成績好,會考試,只能證明你是既有規則的適應者,而非創造者或領導者。

能否成才,不是學校裡的表現決定的,而是真正進入社會之後,你的能力能否被認可,你的綜合能力能否號召一群人,共同完成一個目標,甚至實現一個夢想。

毛思翩:

那您認為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領導者呢?

潘宗光: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強調一個人要厚道,也就是《易經》所說的,「君子以厚德載物」,厚道的人更容易跟人交往,不自大,尊重他人的意見。

我做校長的時候,跟很多僱主聊天,我問他們,你希望招聘什麼樣的人才?他們說,「我不重視名校,不重視高材生,最重要的是這個人是否能夠很快融入一個企業的團隊精神。」

一個人,無論成績多好,多厲害,永遠有比他更厲害的。越厲害的人越自我,看不起其他同事,這樣對公司發展沒好處。

「厚道」很重要,他能夠輕松地融入這個團隊,他做事才不會太自我。

今天的父母和學校教育,對硬實力過分看重,對孩子的學業過分關注,很多孩子沒有時間休息,甚至沒有選擇權和主動性,一切都是由父母主宰決定的。

可以想像,當將來有一天,當孩子步入社會,很難有主動性,也不大容易對周邊環境有警覺性,不能迅速了解和建立周邊的很多關系。

或許在今天,父母可以幫孩子提升起跑線,甚至進入名校,將來能夠找到個好工作,但長遠來講,很難成為真正的領導者。

「重點是,一個人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要對周邊環境有一種敏感,有主動性,用同理心,才能做領袖。」

20190624-p006
毛思翩:

相信您也聽過很多新聞,今天的中國家長為了「硬實力」已經非常焦慮了,到底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呢?

潘宗光:

我有三個孩子,都是四十幾歲。對於孩子的教育,我有幾個心得:

第一、不要要求孩子成績特別優秀,

成績不代表一切。

小孩小時候很多老師要見家長,老師說你的孩子成績不太好,平均還達不到90分,只有70多,要努力一點。我覺得很好了,70多分滿足了,要給他空間發展自己,我不要求他90多分。

他成績不好,不等於將來不好。成績只是一個標簽,家長用成績做標簽,比較孩子,這個對孩子的心態不太好的。

第二、給孩子空間,

允許孩子嘗試和犯錯。

今天的新聞和社交媒體,不時爆出有孩子抑鬱症,自殺等等。父母對孩子抱有很大希望,提供很多很多東西給他們,但他自己不喜歡,又不敢說,不做也不行,做也不喜歡,孩子受到很大壓力,很可憐。

現在最大的危機是父母太關心孩子,一切都為孩子安排最好的,給他決定一切,孩子沒有自己的主動性和空間。

老子《道德經》裡的一句話非常好,「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弗居。」這很重要。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有空間發展自己的興趣。

讓孩子犯錯,成績不好,他才有上進努力的動機。父母不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將你的煩惱轉移給孩子。

讓孩子自己去發展,找尋他的興趣,父母幫助他發展,鼓勵他作出主動的決定。這個決定可能會有問題,他錯了以後會繼續修正,這才是一個人最主要的成長路徑。

從來不犯錯就沒法成長。假如沒有失敗過,也不知道失敗帶來的後果和教育,也就無法幫助我們改善將來。

第三、無論貧富,

從小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別人看我可能覺得我比較幸運,其實我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自小就在親戚家長大,這樣自然培養出一個比較謙讓及節儉的習慣。

更重要的是,我知道,我要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我知道我要努力才有未來,要謙讓,要節儉,這是小時候的經歷慢慢培養出來的,結果我發現,對我現在幫助很大。

相對來說,很多孩子出生在富裕家庭就沒有這種感覺了,所以我覺得做家長的也要明白一點,我們中國人強調一個平衡。

古人講「相生相剋,相反相成」,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富有的家庭,孩子要什麼家長一直給他們,這樣會養成一種不好的習慣。

20190624-p007

我認識一個富二代朋友,有一次她去參觀貧困農村孩子的生活,很震驚,整個人都改觀了。她知道現在擁有這些福報,要珍惜及正視這個福報,要有節儉之心,要善用這個福報,應該去幫助更多的人,她感覺整個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反而貧窮家庭的孩子,也要教他們不要自卑,要明白孟子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要對自己有信心,敢於努力進取,敢於承擔。可能貧窮對你來講是一個禮物,讓你成長。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最主要是要讓孩子心態平衡發展,因為你看別人,永遠是比自己的好,永遠覺得自己不夠,永遠追逐,當經濟快速發展,其實很多年輕人的心理是不平衡的。

毛思翩:

那學校教育呢?您認為今天的學校教育能為培養未來的人才做些什麼?

潘宗光:

我親眼看着孩子們越來越早地進入具體知識的學習,但很少有人關心孩子們的品德和心靈層面的培養。

即使是在大學,今天更多的大學老師在關注科技的發展,關注把更多新的學問教授給學生,然而無論如何追趕,傳授知識跟科技本身的發展速度是不能比的。因此,學校和教育者必須反思,我們到底能夠教給學生的是什麼?

今天的很多年輕人總覺得,我只要拿一個學位就行了,事實顯然不是這樣。大學教育,不是教學生認識多少新的學問,更主要的是教他們要學什麼,怎麼學,將來面臨任何新的課題要怎麼做,這是個方法論。

-01-

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

中國的傳統文化在這方面非常有幫助,兩千多年前的《中庸》就已經寫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博學」就是學問要廣博;最重要的是「審問」,很多時候我們拿到的資料,特別是從網上拿來的,傳來傳去,不知真假,這就需要去審問。

審問之後是「慎思」,通過思考判斷,用邏輯分析裏面的主要思想,來做一個結論。

明白一個結論以後,「明辨」之,我們要根據自己的經驗,根據實驗的結果,來對比是不是真的可以成為一個定論。

最後是「篤行」。根據最好的結論,要真真實實地執行,然後重復論證,這樣才是做學問的程序。

-02-

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方法

我曾在國內的小學看到,他們正在用美國一個小一的英文課程教小一學生。

我覺得美國一年級讀英文跟在國內一年級讀英文絕對是不一樣。因為在美國出生,在英語的環境長大的孩子,對英文是很自然的體會。在中國小孩可能完全沒有接觸英文的環境,一下子用美國一年級的教材肯定不行。

所以很多時候,做教育的模仿別人跟着做是不負責任,我們要根據每個地方的情況,每個學生必要的環境,要符合這批學生的課程才是對。

所以說,一個真正好的老師,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真正的學習能力,要幫助學生尋找和分析資料,自己去尋找答案,自己去看有什麼可能。

20190624-p008

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教學生如何通過不同渠道尋找資料,教學生如何研究資料,繼而如何利用資料來幫助自己對新知識的學習。

-03-

通識教育,觸類旁通

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踏上自我成長之路。同時,無論學了什麼,都能夠找到不同學科之間的通道,打開應用之門。

我們的學校從未像今日這樣急需培養學生們應對快速變化的能力。當今社會越來越復合,需要我們不但要熟悉其它領域的知識,也需要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

毛思翩:

今天和未來的年輕人,他們所面臨的環境越來越復雜了,如果不想那麼容易被外界左右,平衡發展,品德與學問確實同樣重要。您覺得對孩子品德的培養最重要的是什麼?

潘宗光:

我看中國人,中國文化都有非常大的機會。所以無論我們學工科、理科、商科、文化,都應該對中國傳統文化多點了解,全面吸收古人的智慧。

一個人的品德,需要從小培養。尤其是在幼兒園、小學階段,培養小孩的心態,正面的價值觀,這很重要,因為長大之後再去轉變就很不容易了。

所以我覺得很多父母在這個階段就要求孩子好的成績,灌輸很多學問,其實是不對的,學問可以在未來補上,但品德一定在小孩階段培育。

很多技術層面的東西,即使你現在學了,可能將來學習的方法、內容都變了,或者你即使過幾年再學,也學得會,但人格品德價值觀,如果基礎打不好,將來改正很困難。

每個家長都在比較,每個家長都在競爭,我們確實很難跳出來思考,但如果不停下來想一想,就可能培訓出一批又一批平凡的人出來,不犯大錯,但能成就大事業的人才也不多。

教育需要品德學問並重,至於學什麼、怎麼學,在哪裡學,都需要從更大的層面,和更長遠的時空去思考。

幼兒園和小學階段是品德塑造的關鍵時期,同時給孩子空間試錯,父母和學校共同去發現孩子是一顆什麼樣的種子,培養他們的品德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才有可能培養出真正的人才。

20190624-p009
結語:

在這一次關於教育話題的采訪中,我們看到這位深諳中西方思維體系的教育家,是如何看待教育的本質,以及他眼中培養人才的方法論的。

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代大德的言論,在今天依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當我們對未來抱有太多的不確定時,或許好的做法不是把焦慮轉移到自己和孩子身上,而是篤定地關注和傳承那些不變的東西。

這些恆久的人類品質,將會在未來繼續為我們指引方向。